他和邓小平是连襟,曾是红十军团的政委,却在1952年举枪自尽,这其中发生了什么事

古史 2025-11-14 15:49:10

他和邓小平是连襟,曾是红十军团的政委,却在1952年举枪自尽,这其中发生了什么事?   1903年,乐少华生于浙江镇海农民家庭,家境贫寒的他仅读几年私塾就赴上海谋生,在五金厂当工人。   五卅运动中,他投身其中并加入工会,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周总理领导第三次上海工人武装起义,乐少华任上海金属总工会宣传委员,还在其麾下负责秘密电台工作。   大革命失败后,他受组织派遣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与王明、博古为同学,1931年春归国。   1932年,乐少华调任江西中央苏区,先任军委直属队党总支书记,两月后转任红5军团15军副政委,同年秋升任红3军团7军政委。   1933年6月中央红军整编,他任红3军团5师政委,搭档的师长是被国民党称为“苏区双雄”之一的寻淮洲。   7月东方军入闽作战,彭德怀任司令员,乐少华与寻淮洲率红5师连获战功:袭占归化城全歼守军一营,击溃援军五连;攻克泉上镇,消灭守军两营及地主武装四百余人。   9月18日,仅以一个团兵力全歼19路军蔡廷锴部精锐“铁军团”加强团,还击溃两营援军,获上级通报表扬。   10月红7军团成立,寻淮洲任军团长,不久乐少华接任政委。   1934年1月中华苏维埃二大上,他当选中央执行委员,彼时罗荣桓、邓子恢尚为候补委员。   1934年7月,中央以红7军团组建北上抗日先遣队,牵制围攻苏区之敌,乐少华任政委,与团长寻淮洲、参谋长粟裕率六千余人从瑞金出发。   部队先在福建造势,强攻福州失利损失八百人后,转战闽东、闽北并攻克罗源等城。   行军中,乐少华与军事才能突出的寻淮洲矛盾不断,乐少华身为政委性格强势且握有“最后拍板权”。   一次向浙江庆元进军时,他坚持走大路而非寻淮洲提议的翻山捷径,导致部队迷路,两人争执不下。   11月,先遣队与方志敏红10军合编为红10军团,乐少华仍任政委,寻淮洲改任19师师长。   月底皖南汤口会合后,谭家桥战役遭遇敌军重兵,乐少华负伤,寻淮洲伤重牺牲。   1935年1月,主力在怀玉山被围,方志敏、刘畴西被俘,乐少华与粟裕率八百余人突围。   伤愈后他扮成商人赴皖南联络党组织,发现当地组织已遭破坏,辗转上海后被送回老家养伤。   伤愈后的乐少华抵达陕北,任西北青年干部训练班班主任兼政委,1937年4月入红军大学第二期学习。   期间他结识红大女学员浦代英——云南“宣威火腿”大王浦在廷之女,与妹妹卓琳等并称“浦氏三姐妹”。   因年长浦代英8岁且自感工农干部身份的顾虑,他托李富春夫人蔡畅说媒,两人于1937年12月成婚。   1939年,浦代英之妹卓琳与邓小平结婚,乐少华与邓小平成为连襟。   1942年延安整风时,乐少华主动请缨赴基层,任安塞茶坊兵工厂厂长,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赴东北任鸡西军工办事处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他任东北工业部副部长兼军工局局长,抗美援朝期间牵头军工生产,90毫米反坦克火箭弹等武器源源不断送往前线,有力支援了前线作战。   1951年12月“三反”运动中,乐少华被卷入批判。   东北局指控其三大“错误”:公款为处以上干部买手表算集体贪污、下乡收粮食属剥削农民、出售日军遗留炸药涉嫌受贿。   1952年1月15日,这位历经战火的老革命在家中开枪自杀,被东北局定性为“畏罪自杀”并开除党籍。   妻子浦代英始终坚信丈夫清白,坚持申诉28年。   1980年5月,中央组织部重新审查后,认定所有指控均不属实,恢复其党籍和名誉,骨灰迁入八宝山革命公墓。   乐少华是少见的军政与工业双能干部。   早年追随周总理从事地下工作,苏区时期屡立战功,东方军入闽战绩卓著;北上先遣队虽失利,却有效牵制敌军、传播抗日理念。   新中国成立后主持东北军工,为抗美援朝军火供应立下汗马功劳。   乐少华从工人打拼为红军高级将领,极重名誉,无法承受污蔑终致悲剧。   1980年的平反,不仅是个人冤屈的昭雪。   浦代英二十八年的坚守至关重要,更核心的是拨乱反正后,党秉持实事求是原则,中央组织部逐件核查厘清事实,还烈士清白。   乐少华的一生,有战场荣光、建设辛劳,亦有蒙冤委屈,最终等来了迟到的公道。   历史从不会真的遗忘忠魂,所有的冤屈终会在阳光下消散。   ‌【评论区聊聊】回望这段历史,你有何感触? (信源:红十军团政委,邓小平连襟,“三反”运动中自杀,28年后平反昭雪——党史博采)

0 阅读:39

猜你喜欢

古史

古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