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24小时内印度、巴基斯坦两个核大国的首都先后遭遇恐怖袭击,整个地区局势瞬间绷

烟雨评社 2025-11-14 15:35:52

短短24小时内印度、巴基斯坦两个核大国的首都先后遭遇恐怖袭击,整个地区局势瞬间绷紧,全世界都在紧盯这摊浑水。 11 月 10 日晚的新德里,红堡地铁站附近还满是下班人流和游客,一声巨响突然划破夜空,停在路边的一辆汽车发生剧烈爆炸。现场视频里能看到,爆炸引发的火球窜起数米高,周边多辆汽车跟着起火,临街商铺和居民楼的玻璃被震得粉碎,混乱中不断传来呼救声。 救援人员赶到时,路面已经布满残骸,7 辆消防车同时展开灭火作业,伤者被紧急送往附近的拉姆・曼 ohar・罗伊医院抢救。最终这场袭击造成至少 10 人死亡,还有不少人在重症监护室抢救,印度警方迅速封锁了事发区域,连周边的红堡景区都临时关闭。 爆炸发生后,印度总理莫迪第一时间在社交媒体发文慰问家属,还紧急召集安全部门官员开会审视情况。新德里、孟买等大城市当天就宣布进入高度警戒状态,机场、火车站和宗教场所都加派了荷枪实弹的警察,街头随处可见巡逻的装甲车。 警方初步调查后没明确爆炸性质,但有安全专家分析,红堡作为印度极具象征意义的景点,选择在这里发动袭击,很可能是为了制造更大的社会恐慌。 这边新德里的硝烟还没散尽,11 月 11 日,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又传来坏消息。当地法院外的停车场突然发生自杀式爆炸,剧烈的冲击波将法院大门炸得变形,现场留下大片血迹和破损的车辆零件。 这次袭击造成至少 12 人死亡,其中还包括两名警察,伤者被送往伊斯兰堡综合医院后,医院立刻启动了紧急救治预案。很快,恐怖组织 “巴基斯坦塔利班” 在官网发表声明,承认对这次袭击负责,声称目标是 “惩罚参与审判穆斯林的法官”。 可巴基斯坦政府的表态却把矛头指向了印度。巴总理办公室在社交平台发文称,这起袭击的幕后武装分子在阿富汗活动,并且 “得到了印度的支持”。 这番指控瞬间激化了两国矛盾,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兰迪尔・贾伊斯瓦尔当天就强硬回应,称这是 “毫无根据的虚假指控”,坚决予以驳斥。要知道,印巴两国本来就因克什米尔问题积怨已久,今年上半年还在边境发生过多次交火,这次互相指责让本就紧张的关系雪上加霜。 联合国很快作出反应,秘书长古特雷斯通过副发言人法尔汉・哈克强烈谴责伊斯兰堡的袭击事件,呼吁巴基斯坦各方保持冷静。 但国际社会的担忧远不止于此,这两个国家都拥有核武器,历史上曾爆发过三次战争,任何一点火星都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有军事专家指出,恐怖组织很可能就是看准了两国的敌对关系,想通过连环袭击挑动矛盾,坐收渔利。 袭击发生后的 24 小时里,两国的军事动作也变得频繁起来。印度在印巴边境增派了边防部队,加强了对跨境人员的检查;巴基斯坦则调动了空军侦察机,在边境地区进行常态化巡逻。 克什米尔控制线附近的居民已经开始囤积粮食和水,不少家庭收拾行李准备撤离到安全区域。原本计划下个月举行的印巴跨境水资源谈判,现在也被无限期推迟,双方的外交渠道几乎陷入停滞。 更让人揪心的是,两国国内的安全压力也在陡增。新德里的学校从 12 日起开始实行临时封闭管理,家长们接送孩子时都小心翼翼;伊斯兰堡则关闭了所有法院的露天停车场,进入司法区域需要经过三道安检。 巴基斯坦塔利班还放出消息,称 “后续还会有更多行动”,这让两国的安保部门都绷紧了神经,全天候监控可能的威胁目标。 两个核大国接连遇袭,已经不只是两国的内政问题,而是关乎全球安全的大事。现在全世界都在盯着南亚,盼着双方能保持克制,不要让恐怖袭击的余波,酿成更大的危机。毕竟在核阴影笼罩下,任何冲动的举动都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 这两起发生在邻国首都的爆炸案,再次证明恐怖主义是全人类的共同敌人,地区稳定需要各国共同守护。当前最紧迫的,是警惕三大风险进一步发酵,同时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各方通过对话化解分歧。唯有如此,才能守住中国周边的安全防线。 信源:直新闻

0 阅读:49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