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神舟20“回家”! 鸿羽不低飞,龙津徒自险。 神舟20飞船,自11月4日确

风声满楼 2025-11-14 12:53:31

欢迎神舟20“回家”! 鸿羽不低飞,龙津徒自险。 神舟20飞船,自11月4日确定被太空微小碎片撞击推迟返回后,本着对“生命至上,绝对可靠”理念,历经10天的检测和补救,终于在11月14日(16:20至16:50)确定“回家”。 空天几千公里“回家”险阻重重,宇航员将再次经历那些考验? “回家”之路需要4个步骤: 第一阶段:刹车“逃脱”。也就是制动减速,它不同于陆上踩刹车。当返回舱与轨道舱绕地正常飞行时,地面指控中心下达指令,飞船先逆向90度变为横向飞行,后利用1至2秒时间解锁脱离母体。后迅速再逆向调整90度,与轨道舱成相反方向,同时飞船发动机点火,用抵消推力方式降低速度,逐渐下降轨道。这个阶段持续时间很短,每一步都必须精准到位,特别是两次旋转角度不能有误差,还要确保返回舱能够按时点火。 第二阶段:滑行“漫步”。此阶段最为惊险,钱学森轨道派上用场。返回舱和推进舱以无动力状态在返回轨道上自由下降,当高度达到据地面145㎞时两舱分离,返回舱调整姿态继续下降,此时下降角度必须控制在严格的角度内,角度大了载入大气层时速度会过快,飞船像流星一样被烧毁。角度太小了返回舱会从大气层边缘擦过,继续在太空流浪,无法返回。这个阶段需要返回舱利用自身携带的发动机不停的调整姿态,对飞行轨迹进行控制的同时降低速度。 第三阶段:“黑障”惊魂。飞船下降到距离地面100㎞的大气层位置时做好进入失联准备。在距离地面80㎞时,因速度过快和电离层原因,将会和地面失去联系,直到距离地面40㎞时才逃脱。这个阶段速度最快,与大气层摩擦温度最高,达到2000℃以上,从地面看真的像流星,航天员不仅要承受失重带来的考验,还面临装备保护安全性的心理压力,所以碎片撞击飞船太空评估和修补最为重要。 第四阶段:着陆“回家”。突破了“黑障”就可见到了地球大好美景了,距地面10㎞左右时,返回舱自动测量高度打开伞舱盖,然后在不同的高度依次拉开引导伞、减速伞和主降落伞。在距地面1米左右时,返回舱底部的4台反推发动机点火,使返回舱以大约3米/秒的速度软着陆,同时通过返回舱底部吸能外壳、减振材料和座椅缓冲机构组成的减振系统来吸收能量,保证航天员安全落地。 “回家”过程从开始到落地,需要50分钟以上,每一步看似有序不紊,程序简单,但每一步都需精准精确,留有后手,每一步都经成千上百遍科学论证和试验检验,才修成了千年飞天梦,领先世界潮流! 致敬航天员,致敬祖国航天科技! (资料:中科院物理所)

0 阅读:44

猜你喜欢

风声满楼

风声满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