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湘中农村童年:没有县城的日子,快乐全是土味的甜! 生于80年代的湘中农村,我直到十几岁都没踏过县城的门槛。那时没有手机、电视也只是稀罕物,可童年的快乐,却被泥土、树枝和小伙伴们的笑声填得满满当当,如今想起,每一段回忆都带着纯粹的甜。 最常玩的便是五子棋,不用棋盘棋子,找块平整的晒谷场,捡起树枝在地上画几道横线竖线,捡两颗石子、拔几根草茎当棋子,两人蹲在地上就能厮杀半天。输了的人要被弹脑门,疼得咧嘴却笑得开怀,围观的小伙伴还会凑过来出谋划策,吵闹声能传到田埂那头。 跳绳是不分男女的集体游戏,找根麻绳系在两棵老槐树上,大家排着队轮流跳,单跳、双跳、一带一,谁断了就换下去摇绳。绳子甩得“呼呼”响,我们光着脚丫在泥地上蹦跳,汗水浸湿了粗布衣裳,脸上却挂着抹不掉的笑,连路过的大人都会停下脚步多看两眼。 最热闹的要数围圈丢东西打屁股,一群孩子手拉手围成圈,有人站在中间,其他人偷偷把布包或小石子丢向中间人的屁股,丢中了就换对方来当“靶心”。大家屏住呼吸、蹑手蹑脚,被打中的人佯装生气地追赶,跑着跑着就变成了全员疯跑,田野里全是清脆的笑声。 下军棋是男孩子们的最爱,棋盘是用硬纸壳画的,棋子要么是捡来的瓶盖,要么是用木头刻的,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司令”“军长”。蹲在墙角边,一人守一方阵地,时而眉头紧锁思考战术,时而为吃掉对方的“军旗”欢呼雀跃,连旁边看热闹的小姑娘都忍不住凑过来支招。 女孩子们则喜欢玩泥人和“做饭”。挖来田里的黄泥巴,捏成小人、小动物,还会用野花装饰;“做饭”更是有趣,找来破瓦片当锅,挖些灰土当米,扯几把野菜当菜,再找两根细长的树枝做筷子,几个人围在“灶台”边,你添“柴”我盛“饭”,模仿着大人的模样,吃得有滋有味。 没有精致的玩具,没有繁华的场景,可那些土味十足的娱乐,却构成了我最珍贵的童年。如今身在城市,见惯了车水马龙,却总想起当年在泥地里奔跑的时光,想起和小伙伴们简单纯粹的快乐。原来最动人的回忆,从来都不是物质的堆砌,而是那些带着泥土气息的、无忧无虑的日子。 友友,你的童年是咋过的?乡下过的?还是县城过的?有哪竺开心事? 迷哥创作分享[比心] 童年老家的样子 80年代山村 70年代乡村 80年代秋收 农村男孩童年 70后农村往事 六十年代乡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