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印度宣布 2025年11月13日,印度突然宣布拿下挪威2.2亿美元

初墨共谈 2025-11-14 09:36:11

快讯!快讯! 印度宣布 2025年11月13日,印度突然宣布拿下挪威2.2亿美元大单,要造6艘高端化学品船!这笔订单看着光鲜,背后却藏着印度造船业的野望和尴尬。 签约的是印度SDHI公司,合作方是挪威有50年历史的老牌航运企业。6艘船都是1.8万载重吨的高端型号,还附带6艘优先选择权,看着确实够风光。 这可是印度第一次向挪威出口高端化学品船,SDHI总监直接喊出“彰显国际认可”的口号。挪威航运业眼光挑剔,能拿下订单确实是个小突破。 承接建造的是古吉拉特邦皮帕瓦夫造船厂,印度最大的干船坞。这家船厂之前还破产重组过,2024年才被SDHI接管,这次算是急于证明自己。 光鲜背后全是依赖。船舶设计靠挪威两家公司联手,还要过DNV船级社认证,核心技术根本不在印度手里。 所谓的“高端配置”也不是自研。混合动力推进系统、甲醇燃料转换功能,都是现成技术拼接,印度只负责组装加工。 就像之前印度造的巡逻艇,外壳是自己焊的,里面的发动机、雷达全是进口的,最后算下来,利润还不如组装手机高。 印度的野望早就摆上台面了。莫迪喊出2030年造船业进全球前十,2047年冲进前五,还砸了7000亿卢比补贴。 这笔钱可不是白花的,造船业能带动钢铁、电子、化工等几十个产业。印度想靠它撑起制造业强国的架子,还想给海军铺路。 可现实差距刺眼。全球造船市场被中韩日垄断,印度占比连1%都不到。这次订单金额看着高,分摊到6艘船上,单船利润薄得可怜。 更尴尬的是交付能力。印度船厂之前造普通货船都常延期,这次要造符合Ice1A级标准的高端船,工期能不能守住还是未知数。 扶持政策虽多,却难掩基础薄弱。熟练工人缺口大,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想从“组装厂”变成“智造厂”还有很长的路。 订单是好信号,但不能当遮羞布。印度造船业的野心值得肯定,可光靠补贴和组装,想实现全球前五的目标,简直难如登天。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17
初墨共谈

初墨共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