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產經新聞》的報導,日本政府內部正在研議修改《自衛隊法》,使階級名稱與國際標準接軌。例如,現行的「一佐」將恢復為「大佐」,「一尉」改為「大尉」,幕僚長將稱為「大將」。這些改變看似微小,但象徵著日本要擺脫敗戰後的特殊枷鎖,重新走上「正常國家」之路。這不僅是語言的修正,更是一場精神與制度上的再生。值得注意的是,這項討論的推動,正是高市早苗就任首相以來最具象徵意義的國政方向之一。高市首相上任後明確主張,日本應該在國防與外交上展現應有的自主性與責任感。她強調,日本不應永遠以「戰敗國」的心態看待自己,而應在維護和平的同時,勇敢擔負起義務。在自衛隊內部,許多現役軍官對這項改革表示歡迎。他們認為,使用與他國相同的軍銜稱呼,不僅能提升士氣,也能讓國際軍事合作更加順暢。過去外國軍方常因日本階級制度獨特而感到混亂,這次的調整有助於日本在多國防衛合作中扮演更清晰的角色。自80年前二戰戰敗以來,日本為了擺脫軍國主義的陰影,刻意避免使用「軍」這個字眼,自衛隊的階級名稱也因此與世界各國的軍隊不同,帶有「不是軍隊的軍隊」的曖昧性。這種模糊的定位,一直讓日本在國際舞台上難以被視為一個擁有正常防衛力的國家,也讓許多自衛官感到榮譽感不足,而使自衛隊長期苦於招募不到更多優秀的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