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钟伟被人装进麻袋,丢进江水中,他拼命挣扎,挣脱麻袋上岸后,他打了一个电话:“我是钟伟,现在还活着,来抓我啊!”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67年深秋,安徽芜湖笼罩在一片肃杀气氛中。 长江水滚滚东流,江面上泛起阵阵寒意。 就在此时,桌上的老式电话突然响起刺耳的铃声。 一个满脸通红的中年人不耐烦地抓起话筒,刚听了一句,脸色骤变。 话筒"咣当"一声掉在桌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屋内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愣住了。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他们再熟悉不过的声音,那本该已经葬身长江的钟伟。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在场的人全都傻了眼。 就在一个多小时前,他们亲手将这位省农业厅副厅长塞进麻袋,用粗铁丝牢牢扎紧袋口。 开车半个多小时来到长江边,将麻袋抛入汹涌的江水中。 时值深秋,江水湍急寒冷,一个被捆绑结实的人绝无生还可能。 但是现在,这个"死人"竟然打来了电话。 钟伟在当时的安徽可谓是个"名人",不过这个名声并不光彩。 作为从北京贬谪下来的省农业厅副厅长,在造反派眼里,他就像一只任人宰割的"死老虎"。 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位看似落魄的官员,在十多年前却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钟疯子"。 钟伟是湖南平江人,15岁就参加了红军。 这个少年似乎天生就是打仗的料,别人按部就班执行命令,他却总在琢磨如何出奇制胜。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他在东北野战军服役,直接受林彪指挥。 1947年的靠山屯战斗,让他"钟疯子"的名号传遍了整个东北战场。 当时钟伟担任二纵五师师长,接到命令要求部队向东开进,配合主力行动。 部队刚刚出发,西面突然传来零星的枪声。 钟伟立即爬上高地观察,凭借丰富的作战经验,他判断西面有重要敌情。 侦察兵回报,前方正是国民党军第88师的一个团在撤退。 钟伟当机立断,命令全师调转方向,向西追击敌军。 这个决定让政委和副师长都捏了一把汗。 违抗军令在战场上是要掉脑袋的大事。 众人纷纷劝他先向东总指挥部请示,但钟伟的倔脾气上来了。 他坚持战机稍纵即逝,等请示完敌人早就跑远了。 最终五师全体扑向靠山屯,与敌军展开激战。 东总指挥部发现五师失去联系后,立即打电话追问。 钟伟直接对林彪的秘书说:"我在靠山屯发现了大鱼,正要吃掉它!让林总准备好庆功酒就行!" 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这种胆大包天的行为,在整个东北野战军中都是绝无仅有的。 林彪了解钟伟的作战风格,最终调动一纵、六纵前往支援。 果不其然,钟伟率部全歼敌军一个团,俘获700余人。 这场仗不仅让五师缴获颇丰,更打乱了敌人的整体部署,为主力部队创造了有利战机。 战后,林彪非但没有处分钟伟,反而在全军通报表扬,并创下了一个纪录,将钟伟从师长直接提拔为纵队司令员。 1946年的淮阴战役中,已是旅长的钟伟再次展现出他独特的指挥风格。 面对坚固的城墙,他命令所有炮火集中轰击一个点,硬是在城墙上炸开缺口,为部队打开了进攻通道。 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作战方式,成为他军事生涯的鲜明特色。 1955年,钟伟被授予少将军衔,担任北京军区参谋长,前途一片光明。 但是1959年的庐山会议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当彭德怀遭到批判时,钟伟不顾会场紧张气氛,站起来为老上级辩护。 这番直言让他当场被带离会场,随后被撤销所有职务,下放到安徽省农业厅当副厅长。 从叱咤风云的将军到管理农业的副厅长,这样的落差常人难以想象。 但钟伟没有消沉,他认真学习农业知识,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同吃同住。 就在他渐渐适应新岗位时,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再次打破平静。 1966年,安徽陷入混乱,各派组织斗争激烈。 钟伟这样的"老资历"成为各方争夺的目标。 1967年秋天,一伙造反派冲进农业厅办公室,将正在工作的钟伟绑架。 这些人将他塞进麻袋,运到长江边投入江中。 但是他们低估了这位老将军的生存能力。 凭着过人的水性和坚韧的意志,钟伟在江中挣脱束缚,游到对岸。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上岸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绑架者打电话,宣告自己还活着。 这种胆识和气魄,正是他"钟疯子"绰号的最佳诠释。 这次事件震惊了当地,消息很快传到中央。 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过问下,钟伟被接到南京保护起来。 一位在枪林弹雨中幸存的开国少将,险些在和平时期丧生于自己人之手,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的悲剧。 文革结束后,钟伟得到平反昭雪,回到北京。 虽然年事已高,他依然关心军队建设,经常向中央提出建议。 1984年6月24日,钟伟病逝于北京。 按照他的遗愿,丧事从简,骨灰撒在了他15岁参加革命的湖南平江。 主要信源:(凤凰网历史——哪位开国将军文革时被装进麻袋沉入江中却奇迹生还?《钟伟将军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