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妈妈带女儿去清华大学打卡,本想让孩子感受名校氛围,激励她以清华为目标好好学习。结果逛完一圈,女儿直接摆手:"不考了,我要考职业技术学院,少走点路!"妈妈当场愣住,这剧本不对啊! 原来清华校园太大了,母女俩这一圈下来,走了整整2万步!小姑娘累得够呛,脚都磨疼了,哪还顾得上什么名校梦想,当下只有一个念头:找个近点的学校,别这么折腾。 网友们笑疯了,纷纷调侃: "这叫'打卡变打脸',妈妈精心策划的励志游,变成了劝退现场。" "清华本来就叫'五道口职业技术学院',人家女儿说得没错啊!" 还有人打趣:"建议下次去隔壁北大,再走2万步,孩子直接说在家自学得了。" 其实这事儿挺有意思,妈妈的出发点是好的,想让孩子有个目标。可问题是,这种"家长自嗨式激励",孩子不一定买账。你觉得走一圈就能点燃她的斗志,人家可能只记住了脚疼。 很多家长都爱干这事儿,带孩子看名校、听励志故事、逼着定目标,**说白了是把自己没实现的梦想,往孩子身上套。你当年没考上清华,就想让娃替你圆梦,可孩子有没有想过,她自己想要啥? 老话讲"强扭的瓜不甜",教育也一样。逼着孩子走你铺好的路,她走得憋屈,走不远。真正的激励,是帮孩子找到她自己愿意走的路,那样她才会走得更远更稳。 这妈妈估计也没想到,花了一天时间精心准备的励志教育,最后却让女儿对清华"敬而远之"。不过换个角度想,这也算好事儿,起码孩子说了实话,比那些嘴上答应、心里抵触的强。 你们小时候被家长带去过类似的"励志打卡"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