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邻恒星首次确证出现日冕物质抛射】欧洲航天局(ESA)科学家团队利用低频阵列望

航天品武器 2025-11-14 02:08:49

【近邻恒星首次确证出现日冕物质抛射】欧洲航天局(ESA)科学家团队利用低频阵列望远镜(LOFAR)与ESA的XMM-Newton X射线天文台,首次确凿观测到来自距地约130光年一颗恒星的日冕物质抛射(Coronal Mass Ejection,CME)。该事件为天文学界数十年寻觅的首个明确证据:有物质真正从恒星的磁场包层中逃逸并向星际空间抛出。研究由荷兰射电天文研究所(ASTRON)的Joe Callingham等人主持。团队通过LOFAR探测到一段短暂而强烈的低频无线电爆发,随后用XMM-Newton测定了该恒星的X射线温度、亮度和自转信息,从而判断无线电信号与物质逸出的动力学有关。研究作者指出,这类无线电信号只有在物质彻底离开恒星强磁场包层并产生冲击波时才会出现,因此可确认为CME所致。该发射来自一颗红矮星。与太阳相比,该红矮星质量约为太阳的一半,自转速度约为太阳的20倍,磁场强度约为太阳的300倍。借助由Cyril Tasse与Philippe Zarka在巴黎天文台开发的新数据处理方法,LOFAR得以检出该无线电爆发;而XMM-Newton提供的X射线观测对确定抛射速度与将其置于太阳物理学语境中至关重要。正如团队成员David Konijn所述,二者缺一不可。团队估算该CME的传播速度约为2400公里/秒——这一速度在太阳CME中约为每2000次事件中才出现一次的极端值。抛射物既快速又致密,足以完全剥离任何与该恒星近距运行行星的大气层,导致原本位于“宜居带”的行星变为不具生物适居性的光秃岩石。研究人员指出,此次发现为研究类太阳天体外空间天气开辟了新的观测通道。较小但磁活性更强的恒星(如红矮星)可能产生更为剧烈的空间天气事件,这对其周围行星大气保持与行星可居性评估具有重要影响。ESA驻ESTEC研究员Henrik Eklund表示,该结果使人们不再仅靠将太阳的CME经验外推到其他恒星,而能直接观测并比较不同恒星的爆发与空间天气强度。ESA XMM-Newton项目科学家Erik Kuulkers指出,本次成果同时展示了国际团队协作的力量,并终结了长期存在的“太阳以外是否存在CME”的未决问题。

0 阅读:0
航天品武器

航天品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