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乌克兰或许都没有想到,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会在这个节点正式透露关键信息!11月13日,拉夫罗夫接受意大利《晚邮报》采访时扔出个挺炸的消息,他明确表示:2025年以来,俄罗斯已经向乌克兰移交了九千多具乌军士兵的遗体,而从乌方接回的俄军遗体,仅仅只有143具。 这组数据经俄新社报道后,迅速引发国际社会关注,毕竟如此悬殊的比例,在俄乌冲突的遗体交换史上也极为罕见。 其实这种“不平衡”早有端倪。今年6月,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就曾提到,俄方移交的乌军遗体数量远超乌方归还的俄军遗体,称这是“惊人的比例”。 8月和10月,俄方又先后两次各移交1000具乌军遗体,而换回的俄军遗体每次都只有几十具。亲乌第三方公益网站“战争之泪”和反俄组织Mediazona的统计也侧面印证,乌军阵亡人数远高于俄军,这与遗体交换比例大致吻合。 这背后本质是战场态势的真实写照。一方面,俄军在战场控制区域更广,遗体回收和保存能力更强,而乌军部分作战区域分散,难以及时回收士兵遗体。 另一方面,俄乌虽在伊斯坦布尔谈判中达成遗体交换共识,且有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协助,但实际执行中多次出现波折,比如今年6月就曾发生俄方冷藏车运送千余具乌军遗体到边境,却因双方分歧未能及时交接的情况。 截至目前,乌方尚未对拉夫罗夫透露的数据作出回应。但这九千多具遗体背后,是无数家庭的破碎,也让外界更清晰地看到冲突的残酷代价。 无论是“全部换全部”的谈判共识,还是一次次的遗体移交,我认为本质上都是人道主义诉求的体现。 只是当冰冷的数字摆在面前,人们更期盼的是这场冲突能早日落幕,不再有新增的遗体需要交换。拉夫罗夫 俄外长 拉夫罗夫丑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