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韩国华人表示,韩国人的工资是中国人的八倍,中国人有什么资格嘲笑韩国,首先不可否认的是韩国人的工资确实是中国人的几倍,但达没达到八倍,这个还真不一定,毕竟现如今韩国人的平均工资大概就是1万多人民币,根本没有达到八倍,而且更重要的是韩国的物价是中国的几倍,难道这些韩国华人心里没点数吗? 先别光看网上那些“韩国人月薪是中国八倍”的夸张说法,真要拿数据说话,事情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2025年的统计显示,中国人平均月收入大约是6711元,韩国是17464元,算下来也就2.6 倍,连三倍都不到,哪来的“八倍差距”? 而且韩国工资的“水分”可不少。 韩国统计显示,月薪中位数大约1.84万,也就是说,有一半人拿不到这个数。 再具体看行业:制造业中层员工的工资在1.6万到2.1万之间,餐饮、零售一类的服务业普通员工月薪大概只有1.1万,和中国一线城市的服务业相比,差距其实并不大。 韩国还有将近十分之一的零工,每月收入不到5450元,比中国不少城市的最低工资高不了多少。 拿三星半导体那些月薪三万的高端工程师代表整个国家的工资水平,显然不公平。 再看中国这边,42%的岗位月薪都在六千到一万之间,二线城市的熟练技工、程序员月薪过万也很常见,普通劳动者的实际收入差距,根本没到所谓的“八倍碾压”。 但真正的分水岭,是生活成本。 韩国的高物价,几乎把高工资的优势全吃光了。 最基本的吃饭问题就能说明一切,韩国一斤牛肉要230元,是中国的五倍,烤肉店人均要185元,这钱在中国足够几个人吃火锅了。 普通快餐在中国二三十块能吃饱,韩国得花30到60元,就连一瓶330毫升的可乐都要2.17 元,比中国贵近一半。 住房压力更是压得人喘不过气,首尔市中心一室一厅月租5300元人民币,这个价在中国一线城市能租到两居室。 要买房更离谱,首尔中心每平米约8.9万人民币,比北京五环内还贵,年轻人要买房,父母得帮忙出首付,自己再背几十年房贷,每月还款要占工资的三成以上,而中国二三线城市的房价友好多了,很多年轻人靠自己努力加上公积金,也能慢慢买到房。 教育开销同样惊人,韩国私立幼儿园一个月学费5000多元,国际小学一年要1.6万,近八成学生要上补习班,有的家庭每月光补课就要花2万,普通家庭都快被孩子“拖垮”。 医疗也不便宜,虽然有基本体检,但牙科、眼科这些项目一旦自费,价格往往比中国贵两三倍。 再算交通和生活杂费:首尔地铁单程票7.2元,水电气、手机套餐加起来,一个单身上班族光生活费就要花掉7600多元,而在中国差不多条件下只要3000多。 更关键的是,韩国最低工资涨幅才1.7%,远不及物价涨势,那些领着一万多工资的收银员、外卖员,除去房租和吃饭,基本剩不下钱。 再加上韩国的“职场内卷”堪称地狱模式,每天加班两三个小时是常态,工资看着高,折算到时薪其实并不多,很多人拿的是“血汗钱”。 年轻人压力更大,高考堪称“人生决战”,大学毕业后失业率高达30%,19到34岁的年轻人中有65%从没谈过恋爱,幸福感被生活压力磨得所剩无几。 那些动不动说“韩国工资碾压中国八倍”的人,可能只看到了工资条,却没算清生活账。 衡量生活水平,不能光看收入,还得看花出去之后还能剩多少、生活过得舒不舒心。 韩国工资确实高,但高物价、高房租、高压力早就把这点优势抵消了。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好与难。 对普通人来说,生活的质量不在于工资数字,而在于手里的钱够不够花,能不能安心过日子,踏实挣钱、日子轻松,才是最实在的幸福。 对此你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