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德国被犹太总理默茨玩完了,上半年11900家企业倒闭,同比去年大幅上

韫晓生 2025-11-12 16:54:48

[太阳]德国被犹太总理默茨玩完了,上半年 11900 家企业倒闭,同比去年大幅上涨 9%,二战时德国屠杀犹太人,现在犹太人对德国出手一点不手软。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大外交|从“推迟”访问到主动通话:德国对华政策陷入“强硬”与合作的双重奏)   2025 年上半年,德国企业破产数量创下近十年的最高纪录,这场破产潮的蔓延速度远远超出了市场预期。   值得一提的是,这绝不是偶然发生的意外,德国企业的日子不好过,早就在多年前埋下了伏笔。   能源供应的大变天成为压垮企业的重要一根稻草,俄乌战争后,德国停了从俄罗斯进口的廉价管道天然气,转头依赖高价的美国液化天然气.   这直接让工业用电价格从2011 年每千瓦时 0.8 元,一路涨到了 2025 年的 1.9 元,能源消耗大的行业最先扛不住。   而德国的绿色转型政策又推进得太急,完全没给企业缓冲的时间,福岛核事故后就加速关闭核电站,2023 年最后三座核电站也停了,煤电厂产能也砍了60%,今年3 月墨尔堡煤电厂还提前拆了,能源供给这么大的变动,企业根本来不及适应。   有着 200 年历史的蒂森克虏伯钢铁厂,就是被能源成本和转型压力双重夹击,5 月宣布重组,10 月高炉彻底熄火,一万多个工作岗位也跟着悬了。   再加上疫情期间政府的扶持政策曾让不少底子弱的企业勉强撑着,2022 年年中起援助取消、利率又上涨,引发了“补偿性效应”,再叠加多年来低利率环境掩盖的经营问题,企业的资金状况越来越差。   从行业来看,破产潮几乎席卷了所有领域,但重点格外突出,服务业成了重灾区。   近 7000 家企业倒闭,占了破产总量的六成,其中餐饮住宿和零售行业最惨。旅游市场复苏慢,再加上疫情期间的贷款要还,大量中小企业扛不下去了。   制造业的日子也不好过,破产数量同比增长 17.5%,940 家企业倒下,汽车零部件、机械设备这些德国的传统优势行业,因为出口下滑、技术更新慢,一个个陷入困境。   2025 年第三季度德国工业产值收缩了 4.3%,汽车产业产值更是暴跌 18.5%。交通和仓储业则成了破产最频繁的行业,供应链不稳定再加上成本居高不下,行业的生存空间被越压越小。   中小企业作为德国经济的活力源泉,在这场破产潮中受伤最深,它们大多没多少资金储备,根本扛不住成本上涨和需求疲软,而默茨政府的政策又落实得特别慢,再加上官僚主义和高税收的压力,企业更是雪上加霜。   这场破产潮带来的损失着实不小,上半年经济损失就达 334 亿欧元,14.1 万个工作岗位岌岌可危。   德国工商总会(DIHK)预计,2025 年全年破产企业会超过 2.2 万家,相当于每天有 60 多家企业关门。   资本外流的情况也特别严重,过去五年德国资本净流出规模是以往的三倍,大量企业不是倒闭就是被海外收购,中国资本也成了重要的收购方之一。   德国的工业荣光慢慢褪色,民众对经济前景越来越焦虑,默茨政府的执行力也遭到广泛质疑。   且作为欧盟最大的经济体,德国经济下滑也拖累了欧盟的整体复苏,产业竞争力下降还重塑了欧洲产业的资本格局。   更让人唏嘘的默茨政府在对华政策上的反复横跳,彻底让德国错失了退路。要知道,中国是德国95%稀土的供应方,更是汽车、机械等核心产业的关键市场,可默茨政府偏要跟着美国搞打压。   这种两面摇摆的操作,让企业根本摸不着头脑。结果就是,西门子直接把德国的智能化生产线搬到了上海,要打造全球 “灯塔工厂”,大众在华的工厂开足马力满负荷运转,而德国本土的工厂却因为芯片短缺和高成本不断裁员。   面对这场危机,默茨政府在 10 月 29 日于柏林启动了 “德国高科技议程”,还专门设立了数字化与国家现代化部,把创新政策当成头等大事,计划在 AI、芯片等领域加大投入,还想推动欧盟减少监管壁垒。   同时,政府对华态度又显得很矛盾,既说要 “战略去风险”,又承认中国是重要合作伙伴,还计划 2025 年底率领企业高管代表团访华深化合作。中方则多次表示愿意巩固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强调中国是机遇而非风险。   德国要缓解这场破产潮,还得多管齐下。这场危机既是挑战,也给德国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契机,如何在环保目标和产业竞争力之间找到平衡,如何重塑创新活力和市场信心,将是默茨政府和德国社会未来不得不面对的核心课题。

0 阅读:67

评论列表

路漫漫其修远兮

路漫漫其修远兮

4
2025-11-12 18:11

中美俄欧互相竞争,经济军事政治文化全方位无死角的较量!现在看来欧洲最弱势,俄罗斯也尽显疲态,美国强势依旧,中国紧随其后!

猜你喜欢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