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白白培养了他5年!2018年,武警济南支队刚刚入职一个月的大学生,立下了一等

经略简料 2025-11-12 15:18:12

国家白白培养了他5年!2018年,武警济南支队刚刚入职一个月的大学生,立下了一等功,然而在拿到他拿到的奖章的时候,他的母亲泣不成声。 当英雄的母亲管修梅,在授奖仪式上泣不成声,泪水滴落在那枚沉甸甸的一等功奖章上时,她曾发出一声最沉痛的悲叹:“我儿子还没来得及为国家做贡献啊……国家白白培养了他5年!” 这番话,与其说是带着质问的诘问,不如说是一位母亲心碎到极点后,无意识间流露的喃喃自语。 但这样鲜活的年轻生命,它的价值与意义从来都多元而厚重,真的能仅凭时间的刻度就做出衡量与评判吗?王成龙那五年的军校时光,连同他23岁就戛然而止的青春,真的就此“白费”了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回到原点,看看这五年究竟“炼”出了什么。 2013年,一个名叫王成龙的山东少年,手握625分的高考成绩,这个分数足以让他踏入任何一所985高校,甚至去够一够清华北大的门槛。 可他转身就填报了武警工程大学,因为他的父亲曾是军人,一颗保家卫国的种子早已在他心里扎根。 在军校,他不是个只懂蛮干的士兵。 两度征战全国数学竞赛赛场,他用实力彰显智慧,两次都成功脱颖而出,捧回了二等奖的荣誉证书。 可他骨子里的那股血性,从不是喊出来的豪言,而是藏在每一次拼到极限、近乎 “不要命” 的训练细节里。 清晨的五公里武装越野对他来说早已不算挑战,家常便饭般坚持至今;器械训练让手掌反复磨破,结痂又破裂,却始终没能阻挡他训练的步伐。 夜深了,战友们早已酣然入睡,营区里万籁俱寂,他却悄悄起身,带着对提升自我的执着,独自来到训练场地,在夜色中默默加练,反复打磨自己的技能。 他那本《特战专业训练教材》,被他翻得起了毛边,书页里密密麻麻全是他的笔记和思考。这五年,他把一个学霸的头脑和一名战士的身体,淬炼成了一把真正的利刃,毕业时综合评定在千余名学员中高居第六,拿下了“优秀毕业学员”和三等功。 五年的淬炼,最终要通过选择来体现其价值。 毕业时,王成龙再次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一条路是留校任教,安稳、体面,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坦途。 可他却语气笃定地对领导说:“我想离战场近一点,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刻顶得上。” 他放弃了安稳,主动申请加入武警济南支队,那个被誉为“反恐利剑”的特战中队。 从放弃985到放弃留校,他的选择始终如一,始终朝着最危险、也最需要他的地方去。 这五年,不仅给了他选择的资格,更坚定了他选择的勇气。 于是,他成了一名入职仅35天的新排长。 他像块海绵一样,向老兵请教维和经验,向中队长夏中明请缨加入突击队,笔记上写满了“中队传统”和“训练技巧”。 他没过多久就赢得了战友们的真心信赖,每次训练都始终站在队伍最前列,看到身边兄弟吃力时总会主动伸手帮扶,还和谭启胜郑重约定:“往后要是谁走不动了,咱们就互相拉着往前冲。” 这五年锻造的品格,在2018年9月12日凌晨4点,得到了最终的检验。 那夜,“魔鬼周”极限训练正在进行,队伍徒步行至一处村庄路段。 王成龙刚刚通过对讲机提醒保障车辆注意安全,一辆违规的重型卡车突然失控,像一头怪兽般冲向行军队列。 在不到一秒的时间里,没有思考,只有本能。 他嘶吼着喊出“快闪开!”,同时用尽全身力气,将身边的战友曲鸿健猛地推了出去。 战友得救了,他自己却被卷入车底,被沉重的车轮拖行了6米远。 这就是他五年军旅生涯的最终答卷,是用生命兑现的承诺。这枚追授的一等功奖章,确认了这不到一秒的价值。但这价值的回响,却远未停止。 在他牺牲后,他所在的特战中队,那个他仅仅待了35天的地方,他的床铺依然保持原样,被子叠得像豆腐块。 每晚点名,当点到“王成龙”时,全队官兵会齐声高喊:“到!” 在支队史馆里,他的日记、文稿被郑重陈列,一座他的雕像被竖立起来,成了每一名新兵入伍后仰望的精神坐标。 他的母亲时常会来这里看看儿子的雕像,然后对年轻的战士们说,要好好训练。 这份弥足珍贵的精神力量,正不断凝聚、转化,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战斗力。 特战中队在雕像前宣誓,在之后的比武考核中屡创佳绩,被评为“基层建设先进中队”。 到这里,我们终于可以直面并回答那个萦绕已久的问题了。 王成龙的五年,国家培养的绝非一个匆匆逝去的生命,而是一个不朽的军魂,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 他用23岁的年华,回答了军人为何而战。 正如网友们所说,他早已化作一颗耀眼的 “英雄星”,永远照亮着这条波澜壮阔的强军之路,激励着无数人奋勇向前。这五年,从未白费。 信息来源:齐鲁网 《生死瞬间推开战友,“齐鲁时代楷模”王成龙的最后一刻》

0 阅读:402
经略简料

经略简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