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刷到一个数据,直接给我干沉默了。 一个国家,就560万人,还没我们这一个大点的区人多。 可偏偏就是这么个“袖珍国”,人均GDP常年飙在全球前列,2022年甚至冲到过10.9万美元,福利体系更是能让不少国家眼红到发酸。这个国家就是挪威。 挪威的底气藏在地下的“黑色黄金”里,作为全球第三大石油出口国,石油和天然气产业的盈余撑起了整个国家的经济骨架。 2022年全球能源价格上涨,挪威GDP顺势攀升至596297.65百万美元,较前一年暴涨近930亿美元,这种增长速度对人口仅数百万的国家来说堪称“躺赢”。 但挪威没像某些资源国那样坐吃山空,反而把石油换来的钱做成了“传家宝”——上世纪九十年代成立的政府全球养老基金,如今规模已突破2万亿美元,投资覆盖全球70个国家,其中71.2%配置在股票资产,光靠收益就能让国民衣食无忧。 2022年底,这只基金仅调整资产配置,就从股票转向债券120亿美元,这种操作力度足以影响国际资本市场波动。 钱袋子鼓了,福利自然能做到“撒钱式覆盖”。就说生育这件事,有些女性既想拥有自己的孩子,又想保持单身,所以就会借助一些医学技术怀孕,对于这种,政府不仅开绿灯提供精卵捐赠,孕产过程中的医疗费用超出2千块人民币的能够全报。 孩子出生后也不用纠结谁来带,因为父母双方可以自行选择是要49周的全薪假,还是要59周的拿80%薪水的假期,而且还有硬性规定双方至少各休10周,看娃共同分担,谁也别想当甩手掌柜。 就算产假休完想继续陪娃,还可以享受两年的无薪假期,在这期间每个月还能领5000块的护理津贴,在奥斯陆街头,推着婴儿车的“超级奶爸”比咖啡馆里的白领还常见。 孩子一岁就能送公立幼托班,每月学费不超1700元,低收入家庭还能减免,既解放父母,还能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因为在这里并不是整天闷在房间里看动画片,会有很多活动,老师们还会带着娃娃们爬爬山玩一玩。 挪威的公立大学是完全免费的,就算去国外留学,助学贷款也足够支撑学费生活费了,甚至这些贷款中的40%是根本不用还的助学金,而剩下60%在求学期间也是没有利息的,服兵役还能减免一半以上。 挪威高等教育入学率2023年已达95%,在OECD国家里一骑绝尘,这种全民高学历又反过来支撑了产业升级,让挪威不仅靠石油赚钱,在新能源、高端制造领域也有话语权。 医疗方面更没话说,每年看病自费满2000元后全报销,从产检到老年护理,几乎找不到需要家庭额外兜底的环节。 有意思的是,挪威的福利体系还在不断“查漏补缺”。针对家长下班晚、孩子放学早的矛盾,所有市镇都设了放学后服务,15岁以下孩子能在那写作业、做游戏,收费还极低。 就算生育率跌到1.41的历史新低,政府也没慌着催生孩子,反而靠引进移民和延迟退休来补缺口——毕竟人均GDP超10万美元的吸引力摆在那,移民愿意来,生育率也比本土人高。 退休年龄计划从67岁延到69岁,靠主权基金的收益托底,养老金发放压力根本不算事儿。 高福利能持续,还得靠人口素质托底。95%的高等教育入学率意味着劳动力队伍普遍优质,就算石油产业占比高,也能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开采效率,减少资源依赖。 而且挪威人对福利的接受度很理性,政府花大钱鼓励生育,年轻人不愿生也没人被道德绑架,这种社会氛围让福利政策能平稳运行。 不像有些国家福利缩水就引发抗议,挪威靠基金收益和合理税收调节,个人税负虽不低,但每一分钱都能在教育、医疗、养老上看到回报,国民自然愿意买单。 这么看下来,挪威的日子简直是“上帝追着喂饭”:有石油打底,有基金理财,再加上全民高学历撑着产业,福利想不好都难。 560万人的小国能把日子过成全球样板,核心不是运气好捡到资源,而是把资源变成了能生钱的资产,再用资产反哺全民福利,这套闭环走通了,想不富都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