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出现后,拉高了“航母国家”的门槛!以前不论意大利、泰国、日本,都把自己两三

茂盛楼兰 2025-11-12 13:35:48

福建舰出现后,拉高了“航母国家”的门槛!以前不论意大利、泰国、日本,都把自己两三万吨的大平板拿出来当航母,那时候咱们没有航母,只能看着它们在台上演,而美国动辄八万吨九万吨的大家伙咱们更是连想都不敢想,像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法国戴高乐号这种轻型航母,当时也被咱们认为是镇国神器。 而自从我们有了航母的研制和制造能力后,六万吨就成了一个门槛,这道线一划,以前那些被当作“航母标杆”的家伙们,瞬间就显得有些不够看了。 二十年前咱们没航母那阵,国际上的航母标准简直宽松得离谱,日本把满载2.7万吨的出云级叫做直升机驱逐舰,却偷偷留着改造甲板的空间,等着F-35B一上舰就摇身变航母;泰国更有意思,一艘一万多吨的差克里·纳吕贝特号,连固定翼舰载机都凑不齐,常年在港口当吉祥物,当年咱们还得正儿八经把它算进航母名录里。 意大利那几艘两三万吨的轻型航母,放在当时的语境里,居然也能算得上区域海军核心,毕竟那时候能造全通甲板的国家本就不多。 更别提当年咱们看英法航母的心态了,法国戴高乐号4.2万吨的排水量,用着核潜艇的反应堆,航速勉强凑够27节,连弹射器都得靠美国技术,可在咱们眼里那就是核动力标杆;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刚出来时,6.5万吨的排水量配滑跃甲板,当时国内军迷能对着图片分析半天,觉得这才是镇国重器的样子。 没办法,谁让咱们当时连滑跃甲板的航母都没有,只能看着别人的“中型舰”羡慕不已。 结果福建舰一亮相,这层窗户纸算是彻底捅破了,官方明确的八万吨级排水量,直接把以前的标准按在地上摩擦,要知道美国当年研究中型航母时,试过5到6万吨的方案,最后发现载机量比尼米兹级少三分之一,弹射器还得砍半,根本满足不了实战需求,索性放弃了,现在咱们直接上八万吨,还配了电磁弹射,这配置往这一摆,六万吨以下的舰再想叫航母,就得先摸摸自己的吨位了。 最有意思的是现在各国的反应,日本费劲巴力把出云级改完,2.7万吨的身板就算塞了F-35B,跟福建舰比起来也像个玩具模型;土耳其刚宣布要建六万吨航母,就暴露了动力系统全靠美国LM2500燃气轮机的问题,最后算下来航速才25节,还没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跑得快。 这恰恰说明,六万吨不只是个数字,背后是舰用动力、甲板钢材、弹射系统一整套工业体系的考验,以前那种“凑个全通甲板就算航母”的时代,是真过去了。 但这门槛也不是咱们刻意拉高的,而是工业实力到了自然形成的分水岭,能造六万吨以上航母的国家,全球至今也就美、英、中、俄寥寥几个,土耳其喊着要造,光动力系统就卡了脖子;印度花了二十年造的维克兰特号,4.3万吨的排水量,刚服役就暴露一堆问题,这足以说明,没有扎实的工业底子,想迈过六万吨的坎,纯属痴心妄想。 这道六万吨的门槛,本质是中国从看别人演戏到自己登台的实力证明,以前羡慕的那些航母国家,如今再看不过是阶段性的过渡产物,福建舰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咱们有了比肩强国的装备,更在于重新定义了航母国家的含金量。 毕竟,能造大舰、造强舰的能力,从来都比“凑数的航母”更有说服力,你觉得各国接下来会怎么应对这道新门槛?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0 阅读:119

评论列表

历程

历程

2
2025-11-12 18:10

写的好

猜你喜欢

茂盛楼兰

茂盛楼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