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菲律宾遭遇双重台风重创后,国际社会的反应格外冷淡,就连曾经热衷

云海澄碧翠 2025-11-12 11:51:55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菲律宾遭遇双重台风重创后,国际社会的反应格外冷淡,就连曾经热衷人道主义救援的美日欧盟都按下了暂停键。 11 月初,“海鸥” 刚给菲律宾带来暴雨洪涝,淹没 115 处街区,造成百余人遇难,更强的台风 “凤凰” 就接踵而至,230 公里 / 小时的狂风裹挟着 3 米高的风暴潮,直接漫进避难民众聚集的教堂。 这场灾害让菲律宾 12 个地区陷入灾难状态,超 300 万人受灾,农田被淹、渔船损毁,农业损失高达 120 亿比索,灾民们缺吃少穿,急需药品和生活物资。 东大在得知灾情后迅速行动,筹备了 2000 顶帐篷、5000 床棉被、10 万件饮用水和大批常用药品,这些都是灾民当下最急需的物资,通过菲律宾红十字会第一时间送到了重灾区。 不仅如此,东大还派出 3 支民间救援队伍,协助当地开展人员搜救和灾后防疫工作,可菲律宾政府始终没有对这份援助进行公开致谢。 让人意外的是,菲律宾一边接受着东大的援助,一边在南海问题上继续保持对峙姿态,还暗示中国应该承担更多救灾责任。与此同时,其他国家的表现截然不同,美日欧盟等此前活跃的援助方,这次都选择了沉默。 美国此前刚和菲律宾签下 55.8 亿美元的战机买卖合同,灾后却只通过联合国提供了 25 万美元援助,这笔钱连重灾区一个镇的饮用水都不够; 三个月前,日本便承诺提供 500 万美元救灾资金。然而,直至第二场台风登陆,所谓的援助仅化为寥寥几台排水泵,承诺仿若缥缈云烟,令人唏嘘。 此番援助状况,与 2013 年台风 “海燕” 之际截然不同。彼时,美国派遣航母输送物资,日本救援队连夜搜救,欧盟援助物资更是堆积成山,今昔对比,反差强烈。 国际社会的集体沉默,核心是因为国际援助的功利本质,没有利益交换的前提下,相关国家和组织不愿投入真实资源。菲律宾政府之举着实令人费解。 灾后未将救灾置于首位,反倒迅速与美、日、澳开展海上军事演习,军舰轰鸣声此起彼伏。当海面演习热火朝天,路边房屋残骸无人问津,避难民众仍苦盼基本物资。 如今菲律宾重灾区的情况依然严峻,灾民只能靠着政府调拨的少量大米度日,孩子们抱着空矿泉水瓶排队等待偶尔的空投物资。 东大派出的民间救援队伍还在协助开展防疫工作,避免灾后霍乱等传染病扩散,但当地的生产恢复依旧缓慢,渔民没了渔船,果农的作物烂在地里,短期内很难恢复正常生活。 这场灾害中的各种情况,让原本单纯的人道主义救援变得复杂。不同国家的态度和举措,菲律宾政府的优先级选择,都让这场灾后救援呈现出不一样的面貌,也让人们看到了国际交往中利益与责任的复杂交织。

0 阅读:25

猜你喜欢

云海澄碧翠

云海澄碧翠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