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6月,时任军委副主席的刘华清上将视察部队,他旁边的那位年轻人叫曹刚川,

不急不躁文史 2025-11-12 01:53:51

1990年6月,时任军委副主席的刘华清上将视察部队,他旁边的那位年轻人叫曹刚川,曾到苏联炮兵军事工程学院学习深造,成为专业军事人才。后生可畏,曹刚川后来也当了军委副主席,也是上将,他还当过刘华清没有当过的一个职务,那就是国防部长。 曹刚川,年轻时被挑去苏联炮兵军事工程学院深造,在课堂上跟着苏联教员推公式、画射表,把火炮、工程、防护这一套啃得死死的。回国进总参,干的都是掰着指头算账的活,习惯先算清楚,再张嘴表态。 时间一长,大家都知道,这人心里有把秤,说话做事不太带情绪。 后来他的名字出现在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的名单里,再看那张老照片,一个是老海军出身的刘华清,一个是学炮兵工程的后生,两代人站在同一行,味道就完全不一样了。 刘华清这些年,心里一直惦记着一艘远在黑海的航母。 一九八五年,苏联在黑海造船厂开工建“瓦良格”,库兹涅佐夫级第二艘,排水量五万多吨。一九九一年苏联解体时,这艘船已经下水,完工率六成多,工程被迫卡在半路。 一九九五年,俄罗斯把它抵债给乌克兰,乌方养不起,就打算往外卖。 消息传到北京,这位海军出身的军委副主席,很快让总参、海军和中国船舶总公司拿出调研意见。 那时候,中船总公司总经理黄平涛准备去乌克兰谈燃气轮机,临行前一天被叫到京西宾馆,曹刚川和海军副司令贺鹏飞开门见山,让他“顺路去黑海看看那艘船,回来实话实说”。 黄平涛站在船台上转了一圈,回国后汇报得很直接:船个大,底子不差,就是拖得久、拆得狠,买回来当科研训练平台划算。 中国代表团前前后后去了乌克兰五趟,把能谈的方案翻了一轮又一轮。 中方一边谈,一边算账,把武备、动力、飞行系统一项项往里加,要把这个空壳续建成真正的航母,大概要七百亿元。 一九九五年全国军费还不到六百四十亿,这笔账摆在桌上,谁心里都犯嘀咕,谈判拉了一阵,只能先按下去。 两年不到,乌克兰依旧捉襟见肘,又放出要卖“瓦良格”的风声。 国内这边换了路数,把目光投向香港商人。好几家公司一听是航母,嫌事大、风险大,敬而远之。最后答应出面的,是山东人徐增平,年轻时在广州军区打过篮球,退伍后做生意发了家,八十年代末去了香港,在澳门拿到博彩牌照。 对外说法挺好听,说要把“瓦良格”改成有六百间客房的海上娱乐城,听着挺浪漫,内行都明白,这多半是挡在台面上的一层壳。 乌克兰最初开价一亿美元,徐增平手里只有两千万。 他先拿出两百万做定金,一趟趟飞乌克兰,桌上是伏特加,桌下是各算各的账。 一九九八年,澳门创律旅游娱乐公司在公开竞拍中拿下“瓦良格”,成交价两千万美元,比废钢价高出几倍,背后真正掏大头的是华夏证券的子公司。船有了,图纸还在乌克兰手里。 没有图纸,改装只能靠猜。乌方一开始坚持“只卖船不卖图”,挂着“最高机密”这块牌子。 徐增平咬着不放,多轮拉锯后,加价两百万,近二十吨重的图纸装进铁箱,由八辆大卡车拉到机场。图纸送到国内,专家摊开一看,最核心那块不见了,再一追问,是俄方情报人员和乌克兰国防部门提前拿走。 国内不肯糊里糊涂认账,乌方只好从造船厂备份里把缺页补上。 一九九九年七月,“瓦良格”被拖船拉出港口,朝博斯普鲁斯海峡慢慢开去。 到了海峡进口,土耳其用“安全”做理由把船拦下,背后还有别的声音在推。 巨舰堵在黑海口子上,每天拖航费、停泊费往外冒,时间一长,谁都觉得心疼。北京和安卡拉在外交线上一来一回,足足谈了十六个月,土耳其抛出一串条件,中国拿出国家担保,这艘船才被允许通过。 苏伊士运河不收这么大的无动力船,“瓦良格”只好绕远路,沿非洲海岸往南走,拐过好望角,再从印度洋折返。二〇〇二年二月,它通过马六甲海峡,二十日进入中国领海,三月三日抵达大连港,从竞拍成功算起折腾了四年,总成本大约一亿美元。 到岸之后,航母先在港口露天停着,二〇〇五年开进新船坞,工人刮掉船底的海生物,修补锈蚀部位。二〇一一年,国防部公开承认,在利用一艘废旧航母搞科研和训练。二〇一二年九月,这艘船被命名为“辽宁舰”,舷号十六,终于成了中国海军的一员。 如果把视线从大连港再拉远点,会看见一条更长的线。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签下《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提出“以苏为师”,一九五一年就派出三百八十名留学生,其中留苏三百七十五名。 之后十多年里,一批批青年被送往苏联和东欧,数学有谷超豪,物理有周光召,经济有刘国光、董辅礽,音乐有吴祖强、李德伦,戏剧有徐晓钟。 军事这一块,一九五一到一九六五年,有八百名学员在苏联军校读书,回国后散在国防工业和部队院校里,后来穿上将星、走进军委机关的,就在这批人中间,刘华清、曹刚川,只是其中两块比较醒目的牌子。

0 阅读:684

猜你喜欢

不急不躁文史

不急不躁文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