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人最大的悲哀就是他们选出来的总统泽连斯基,已经不再为乌克兰着想,此人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袭击俄罗斯,借此向欧洲邀功,索取军援。 11月9日的战场消息,真挺让人揪心的——乌克兰境内的红军城快被俄军啃下一半,库皮扬斯克的防线岌岌可危,可泽连斯基那边却忙着让无人机突袭俄罗斯的沃罗涅日热电厂,把人家两千多户家庭的供暖给断了。 咱们先捋捋这事儿的门道,就会发现乌克兰民众的苦,根源可能比俄军的炮弹更扎心。 谁都记得泽连斯基当初是靠"和平承诺"上台的,可现在的操作完全是另一套路。 11月7号晚上俄军刚空袭完乌克兰的能源设施,造成4人死亡、多个州停电,转天他就下令反击俄本土能源目标。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种"以牙还牙"根本不是为了战场优势——毕竟乌军在顿涅茨克连补给线都快保不住了,日均要扛两千架次俄军无人机的轰炸,F-16刚投入就被重点打击。 那他图啥?答案藏在欧盟最近的动作里。欧盟刚讨论第20轮对俄制裁,却在1400亿欧元俄资产援乌的问题上卡了壳,匈牙利、斯洛伐克直接反对。 这时候袭击俄本土,本质就是给欧洲递"投名状":你看我还在硬扛,军援可不能断。今年3月他更敢赌,直接派精锐炸了俄罗斯的恩格斯核轰炸机基地,哪怕普京当场穿军装赴前线报复,他也没松劲。 最让乌克兰人寒心的是,泽连斯基心里的小九九,早把民众的死活放一边了。现在基辅每天限时供电,冬天的暖气时断时续,可他关心的是"冲突不能停"。 为啥?去年5月他签了个矿产协议,支持率一度飙到74%,可一旦没了战争,他这个"战时总统"的价值就没了。 今年7月他还想削弱反腐败机构,差点断了欧盟援助,直到民众抗议、支持率跌到58%,才慌忙改回来。 这话听着是不是有点刺耳?但数据不会说谎。基辅国际社会学研究所的调查显示,35%的乌克兰人已经不信任他,最主要的抱怨就是"腐败没解决,日子越来越难"。 有民众在抗议时举着拼接海报,把他和前亲俄总统亚努科维奇放一起,这在之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儿。 站在咱们中国人的角度看,这事儿的逻辑其实很清楚:战争里没有赢家,只有政客的算计和民众的苦难。 泽连斯基以为靠袭击俄本土能绑住欧洲,可英国喊着"全面支持"却不派兵,法国想调解还被他冷遇。欧盟的援助本就掺着私心,一旦乌克兰没了利用价值,被抛弃是迟早的事。 乌克兰真正的出路,从来不是换个总统那么简单,但至少得有个把民众冷暖放第一位的领导人。 现在双方都炸能源设施,本质是"比谁的民众更能扛",这哪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中方一直呼吁的停火谈判,才是乌克兰民众真正的福音。 毕竟冬天再冷,也冷不过人心;炮弹再猛,也轰不出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