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看错郑丽文了!在她统派团体的秋祭大会时,高调放话:两岸和解、两岸和平但从头到尾没有说一句“统一”,她该不会以为,这样就能把大陆网友给糊弄住吧? 郑丽文于2025年10月18日以65122票当选国民党主席,成为继洪秀柱后第二位女性党魁。这次选举标志着国民党内部对两岸政策的微妙调整。她上任前,党内派系围绕九二共识的解读争论不休,有人主张强化一个中国原则,有人担心岛内民意反弹而倾向模糊表述。郑丽文在就职演说中重申九二共识,却只强调其带来的互信基础,未触及最终统一目标。这与国民党以往路线一脉相承,从马英九时期的经贸协议到朱立伦的青年交流,都注重务实合作,避免直击敏感点。她的背景本就复杂,早年涉足绿营事务,后转入国民党,亲身经历两岸交流的起伏。2025年两岸形势紧张,大陆重申和平统一方针,岛内选举压力渐增,她的上台被视为国民党重振两岸牌的机会。但从实际动作看,她更侧重党内人事整合,安抚各派系,为2026地方选举铺路。这让外界一度期待,她能注入新意,推动蓝营从不统不独的泥沼中脱身。 11月8日,台湾地区政治受难人互助会在台北马场町纪念公园举办50年代白色恐怖政治受难者秋祭追思慰灵大会。这是该会自1991年起连续举办的第35届活动,主题定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两岸同心振兴中华。主办方强调,追思对象包括李友邦等抗日英雄,以及吴石等在白色恐怖时期牺牲者,旨在还原历史真相,促进民族和解。郑丽文作为国民党主席首次出席此类统派活动,引发岛内广泛关注。她在致辞中回顾白色恐怖的惨痛,指出台湾曾因大环境背景经历长年戒严,和解过程举步维艰。她呼吁通过对话化解对立,建立互信,避免历史悲剧重演。整个讲话,她反复提及两岸和解与和平的重要性,强调台湾已成尊重政治言论自由之地,不应再有人因信仰付出代价。但从头到尾,她未提及统一一词,也没有具体路径规划。这与主办方主题的振兴中华指向形成落差,让统派人士私下议论。活动后,她接受采访时重申出席初衷是推动两岸和平,却回避对吴石身份的直接回应,仅称这是历史悲剧不应复制。 郑丽文的表态乍听诚恳,却经不起细品。她谈和解和平,实质上停留在维持现状层面,这与民进党天天喊的维持和平现状有何本质不同?民进党借此回避统一压力,换取岛内选民支持;郑丽文则试图借此平衡大陆经贸红利与岛内分裂倾向。九二共识的核心是一个中国原则,最终指向两岸统一,她却将其简化为对话工具,阉割了其内涵。历史上,连战2005年破冰之旅之所以被铭记,是因为他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为统一铺路。洪秀柱任内公开主张推进统一,不回避核心问题。这些前任的清晰路线,曾让国民党在两岸议题上占得道义高地。可郑丽文上任后,忙于党内人事调整,如启用亲近干部,却未见统一路线图。她的百年两岸和平说辞,听着宏大,实则为空洞口号,指向2028大选的选票拉拢。说到底,这样的和平脱离统一谈,就如无源之水,难以长久。 秋祭事件迅速发酵,绿营借机抹红,指责郑丽文出席追思吴石等对象,敌我不分。台湾地区政治受难人互助会发表声明反击,强调活动自发性,宗旨是社会公义而非统战工具。国民党内部也生波澜,前主席洪秀柱虽未直接点名,但早前公开批评国民党长期不统不独策略,呼吁规划清晰统一路线。这番话直指郑丽文的模糊作风。媒体人谢寒冰分析,绿营故意模糊焦点,将吴石与白色恐怖受害者混为一谈,目的是攻击蓝营。郑丽文回应称,历史不应成政治斗争廉价工具,出席是为还原真相。但她的低调处理,只通过声明澄清,未主动推进统派议程,让党内统派失望。岛内舆论分裂,有人赞其打破僵局,有人斥其配合统战。郑丽文次日接受德国之声专访,重申不放弃武力守护台湾立场,这与秋祭柔和调子矛盾,进一步暴露其双轨思维。一边喊对话取代对抗,一边强调武力保卫,难怪被指自相矛盾。 郑丽文的两岸策略,本质上是国民党老路的延续。她说相信九二共识,却避开其统一指向;提及统一可谈,却视之为谈判筹码而非必达目标。这与民进党永远不统的顽固无异,不过包装更温和。2025年两岸交流虽有经贸基础,但政治互信缺失,她的上任本该是转机,却成了拖延的借口。洪秀柱曾直言,和平的归宿就是统一,没有统一的和平不过是维持分裂的幌子。郑丽文忙于选举布局,眼里只有2026地方战和2028大选,统一议题被边缘化。历史上,国民党在两岸事务上屡屡妥协,从马英九的黑天鹅效应到朱立伦的选战失利,都源于立场模糊。郑丽文若继续此路,只会让蓝营在岛内边缘化,在大陆失信。统派团体虽邀她出席,却难掩不满;大陆网友的质疑,也非空穴来风。两岸和平需实质推进,她若不拿出路线,只会让期待落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