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科斯的请求,中美全都已读不回,他转头对中国喊出一句话。据菲律宾世界日报消息,菲律宾外交部已证实,在韩国举办的2025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期间,马科斯并未安排与中美两国领导人会晤。 要知道,APEC 峰会可是亚太国家领导人碰面的重要场合,往年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只要有需求,多少都能搭上线聊几句。 马科斯这次本来打得一手好算盘:想跟美国聊聊军事合作,再要些武器援助; 想跟中国缓和缓和关系,毕竟之前水灾刚求过援,南海的事儿也需要降温,还想拉点经济投资。 可没想到,中美两国压根没接他的茬,会晤请求石沉大海,最后只能在峰会上跟些中小国家领导人寒暄,场面着实有点冷清。 这事儿说起来,真怪不得中美 “不给面子”,全是菲律宾自己之前的操作把路走窄了。 就说对中国吧,一边 2025 年上半年还派海警船非法侵入中国领海,搞所谓 “海上维权”,甚至联合美国搞军演,把南海搅得不安宁; 一边遇到水灾,140 多万人急需救援,又转头向中国求助,中国念及人道主义给了援助,可他们转头又在南海搞小动作,这种 “一边求帮忙,一边捅刀子” 的反复无常,谁也没法真心跟他合作。 对美国那边,马科斯也是 “热脸贴了冷屁股”。他本来想着紧跟美国的 “印太战略”,允许美军扩大在菲律宾的军事基地,还频繁搞 “肩并肩” 军演,以为能换来更多武器和经济支持。 可美国心里打得是自己的算盘,觉得菲律宾在南海的动作还不够 “给力”,而且之前承诺给的援助也没完全兑现,说白了就是觉得马科斯 “用处还没榨够”,没必要急着跟他深聊,自然就没安排会晤。 两边都碰壁后,马科斯也明白过来,光靠讨好美国没用,得罪中国更不行,毕竟菲律宾的经济离不开中国市场,农产品、水果要靠中国进口,基础设施建设要靠中国投资,之前的灾害救援也离不开中国的及时援手。 所以他只能转头对着中国喊出 “合作才是唯一正确选择”,还特意提到 “希望重启中菲南海问题磋商,推动经济合作落地”,这话其实就是服软了,想靠表态拉回点信任。 可中国这边心里有数,合作得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不是光靠一句口号就行。之前菲律宾拿了中国的救灾物资,转头就偷偷转运到南海岛礁搞军事设施; 中国给的化肥援助,被用来补贴跟美国军演的费用,这些事儿都没忘。现在马科斯想谈合作,却没拿出实际行动,既没停止在南海的挑衅,也没兑现之前的合作承诺,中国自然不会轻易松口,“已读不回” 其实就是一种态度:想合作可以,先拿出诚意来。 美国那边的 “冷淡” 也有自己的考量,他们觉得马科斯政府虽然跟美国走近,但在关键问题上还不够 “听话”,比如在对华经贸上不敢彻底跟中国切割,军事上也怕真跟中国闹僵引火烧身,所以美国觉得没必要现在就给马科斯太多好处,先晾一晾,让他知道谁才是 “靠山”。 可没想到,这一晾,反而让马科斯陷入了两边都不靠的尴尬境地。 马科斯喊出 “合作才是唯一正确选择”,其实是看清了现实:菲律宾夹在中美之间,既不能彻底倒向美国,也不能跟中国把关系搞僵。 倒向美国,只会被当成对抗中国的 “棋子”,最后可能被拖入地缘冲突;跟中国闹僵,经济上受损失,民生问题解决不了,自己的支持率也会下跌。所以这句喊话,既是说给中国听的,也是说给美国听的,想告诉两边 “我想平衡,不想选边站”。 可问题在于,信任不是一天建立的,伤害却是实实在在的。 马科斯要是真想来真的,光喊口号没用,得停止在南海的挑衅,兑现之前的合作承诺,把中国的援助用在正地方,而不是搞军事对抗。不然下次再想找中美会晤,可能还是 “已读不回” 的结果。 说到底,国家之间的交往跟做人一样,得讲诚信、守底线,反复无常、两面三刀,最后只会被大家疏远。马科斯这次 APEC 峰会的遭遇,就是最好的教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