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也为江小白的文案心动过,但喝了一口,我就明白了:这酒,真的只适合发朋友圈。 江小白当年火得离谱,一瓶酒配句文艺伤感的话,年轻人爱得不行,甚至一度成了“年轻人第一瓶白酒”。但问题也藏在这:它靠的不是味道,是情绪营销。 江小白的清香型低度酒,酒精感寡淡,味道寡淡,甚至有人形容像兑水的医用酒精。喝酒讲究口感回甘,不是靠贴几句情怀文案就能糊弄过去。 价格也劝退。小瓶十几二十块,看起来不贵,但和同价位的牛栏山一比,江小白既没性价比也没品牌力;和贵点的高端酒相比,它又没品质撑场,卡在不上不下的尴尬地带。 更糟的是,消费习惯也变了。如今的年轻人,聚会喝酒不流行白的了,果酒、梅酒、预调鸡尾酒才是新宠。白酒的江湖,本就在萎缩,江小白这个“年轻人的白酒”,根基又太薄,市场一变,自然失宠。 再加上疫情影响线下、直播口碑翻车、营销疲软等多重暴击,江小白跌下神坛,也在情理之中。 如今它努力转型梅见、低度潮饮,方向没错,能不能翻身就看这次是不是真做出了让人愿意回购的好产品。 情怀可以是开胃菜,但酒,终究得靠好喝才能活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