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福建舰为什么选择11月5日入列吗?有什么纪念意义?这其中是一段跨越百年的海疆守护。 1894年11月5日的辽东,金州城头的徐邦道攥着佩刀,指节泛青,手心全是冷汗。 他手下多是跋山涉水赶来的川军,草鞋磨穿露着红肿的脚后跟,棉衣补丁摞补丁,根本挡不住寒风。 手里的道光年间老步枪锈迹斑斑,不少枪栓得两人合力才能拉开,每人揣着三五发子弹就敢上战场。 城墙外,日军整整齐齐架着先进野炮和速射机关枪,士兵穿着厚实呢子军装,围着军官指指点点,那种嚣张隔着老远都能感受到——双方装备差着不止一个时代。 徐邦道早派快马往旅顺求援,马跑断了腿,骑手冻得嘴唇开裂,带回的只有“自顾不暇”四个字。 他爬上城头嘶吼:“金州是旅顺门户,丢了这儿,乡亲们就遭殃了!身后是爹娘妻儿,退一步就是家破人亡!”士兵们齐声喊“杀”,震得城砖发颤。 日军炮火率先轰鸣,碎石飞溅中不少人受伤,可没人后退。 川军抱着炸药包冲出去炸炮位,刚翻出城墙就被机枪扫中,鲜血顺着城砖缝冻成暗红冰碴。 次日清晨,城门被轰开大口子,徐邦道提刀堵缺口,砍倒两个日军后胳膊被刺刀划开,鲜血浸透棉衣。 眼看守不住了,他带着残兵突围时回头,城头已插上太阳旗。 他没料到这一退,旅顺就成了人间地狱——日军四天三夜烧杀抢掠,老人孩子无一幸免。 最后只剩36人被逼着埋尸,在白玉山下挖大坑堆起两万同胞遗体,偷偷刻下“万忠”木碑,字里全是血泪。 金州一丢,大连湾隔天就遭了殃。 日军迷路后抓了塾师阎世开带路,刀架脖子上也不低头,写下“宁作中华断头鬼,勿为倭奴屈膝人”后遇害,这句话在百姓间传了许久。 可守军总兵赵怀业是软骨头,提前带着钱财跑路,留下的三千士兵没人指挥。 洋务运动十几年建的炮台,炮是进口的,炮弹堆成山,却只有老龙头炮台老兵自发抵抗,其余炮台全被日军白捡。 那时的北洋海军更窝囊,主力舰“定远”“镇远”都在船坞维修,经费早被朝廷挪去修颐和园,没钱买零件。 日军两万五千人在花园口登陆,整整半个多月,北洋海军就泊在港口看着,舰长们急得跳脚,上头却下令“舰只未修,不可出战”。 11月13日,未修好的军舰只能撤往威海卫,旅顺百姓彻底慌了。 没几天,这座被西方称为“东方直布罗陀”的军港就丢了,李鸿章二十年耗数千万两白银建的海防重镇,成了日军战利品。 2025年11月5日,黄海边上阳光正好,福建舰甲板比几个足球场还大,海军官兵身着白军装整齐列队,八一军旗猎猎作响。 这艘咱们自主设计的航母长三百多米,小巧的舰岛装着先进雷达,转一圈就能覆盖数百公里。 最厉害的电磁弹射技术,用电就能把几十吨的飞机送上天,比国外的还稳还快。 歼-35舰载机停在甲板上,银灰色机身亮得反光,像蓄势待发的雄鹰。 福建舰跟当年的北洋军舰比,真是天翻地覆。 北洋军舰大炮多是进口,零件坏了得求外国人,人家不卖就成废铁;福建舰从龙骨到弹射器全是自主造的,西方卡了几十年的技术,咱们科学家十几年就突破了,连外国专家都来打听门道。 更关键的是现在海军是个整体,福建舰出海有驱逐舰护航、核潜艇警戒,天上有预警机、太空有卫星,织成一张看不见的网,敌人一来就能发现。 从南沙防卫到东海巡航,人民海军天天在海上转,用行动告诉世界:当年北洋没守住的海疆,咱们现在攥得牢牢的,谁也抢不走。 选11月5日让福建舰入列,是把教训刻进骨子里。 老一辈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129年前这天,咱们因落后丢城、同胞遇害;129年后这天,咱们用自主航母告诉世界,落后挨打的日子过去了。 徐邦道没守住的金州,现在有驱逐舰巡逻;万忠墓冤魂没等到的安宁,航母编队能保证;北洋没护住的海疆,人民海军守得严实。 百年前的炮声是警钟,敲醒了沉睡的中国人;今日的舰笛是誓言,承诺着永远的安宁。 昔日的海防之殇,成了今日的兴邦之鉴;当年的血肉之躯,换来了现在的国之重器。 【评论区聊聊】看着福建舰上飘扬的军旗,想着百年前金州城头的鲜血,这跨越世纪的变化里,哪个细节最让你觉得心头一热? (信源:金旅之战——百度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