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时期的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称,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很奇怪,但过去

茂盛楼兰 2025-11-11 14:35:49

拜登时期的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称,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很奇怪,但过去几十年对维持台海和平稳定是管用的。现在问题是,这种复杂而矛盾的公式还能否维持?他认为,应当维持美国的“一中政策”和“战略模糊性”,通过外交与中国谨慎处理台海形势。 沙利文说美国“一个中国政策”很奇怪,这话倒是少见的实在,毕竟这套政策打从一开始就透着股自相矛盾的机灵劲儿,1972年《上海公报》里美国明明认了“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转头就搞出个《与台湾关系法》,把对台军售写进国内法,后来还偷偷加了“对台六项保证”这种藏着掖着的条款,活像既想占着规矩的便宜,又不愿守规矩的底线,难怪他自己都觉得“奇怪”。 但要说这政策过去管用,倒也不是完全的空话,从1979年中美建交算下来,台海确实没爆发过大的武装冲突,甚至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还迎来过两岸大交流的日子,直航通邮通商全铺开,光ECFA一项就给台湾带来不少实惠。 这背后美国的“战略模糊”确实起了点作用,不说保也不说不保,既让“台独”分子不敢轻易踩红线,也让大陆在采取行动时多了层考量,就像美国智库专家高德斯坦说的,这种模糊性本质是为了维持“可控紧张”,不让台湾这个棋子彻底失控,毕竟真闹出事来,美国可没签过任何保卫台湾的正式协议,犯不着为别人的野心买单。 不过,沙利文自己也犯嘀咕,这矛盾的公式还能不能续上,这话算是问到了点子上,毕竟过去管用的前提,是两岸有“九二共识”压舱石,美国也还能按住台当局别瞎折腾。 可现在不一样了,赖清德上台后公然抛新两国论,搞去中国化比以前更彻底,连美国都忍不住要踩刹车,台“外交部长”在纽约设宴,美国官员干脆集体缺席,这哪是给面子,分明是怕被拖下水。 更关键的是美国自己也在打破平衡,2020年以来对台军售频次越来越密,还把台湾塞进印太战略当支点,嘴上说不支持一中一台,行动上却在给台独递武器,这种口是心非的操作,早把政策的矛盾性放大了。 说白了,沙利文说要主张维持“战略模糊”,也是没别的招了,真要是放弃模糊搞战略清晰,要么承诺保台湾,那得直接跟大陆硬碰硬,美军自己都知道风险太大;要么明确不保,那台湾这块以台制华的筹码就彻底没用了。 所以,只能接着玩这套话术,一边跟中国说要通过外交谨慎处理,一边继续卖武器给台湾,试图在钢丝上保持平衡,就像他自己说的三个“不支持”,听着挺积极,可王毅外长提的支持中国和平统一,他半个字都不接,这种选择性表态,无非是想把矛盾拖着,能混一天是一天。 说到底,沙利文的纠结其实是美国霸权逻辑失灵的缩影,过去几十年美国能玩转这套矛盾政策,靠的是实力优势和信息差,现在中国实力上来了,对核心利益的捍卫越来越坚决,台当局又总想跳着摘果子,这套“奇怪”的政策早就露了破绽,他嘴上说要维持,心里恐怕比谁都清楚,这不过是权宜之计。 毕竟,和平稳定从来不是靠模糊和算计维持的,真要想台海不生事,要么彻底遵守一个中国原则,要么就别再拿台湾当棋子,可美国既舍不得放弃利益,又没勇气直面现实,也只能抱着这自相矛盾的公式,继续演下去了。

0 阅读:0
茂盛楼兰

茂盛楼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