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孕35周,想多要点照顾!”——没想到,这句话成了航班延误的导火索。 11月10日,一名孕妇登机后向空乘报出自己的孕周,本意是想讨个靠过道、方便起坐的座位。结果工作人员一听“35+”,先翻出安全规定:多数航空公司对怀孕满36周(含)以上的旅客有权拒载,防止高空突发早产。于是,空乘礼貌劝她下机改签,孕妇却觉得“我只是提醒,又不是要生”,死活不肯走,双方僵持,声音越来越大。 乘客们也被拖进这场“高空拉锯”:有人举手机拍视频,有人小声嘀咕“别耽误事”。眼看起飞时间一分一秒溜走,机组只好报警。警察登机劝解十来分钟,孕妇才拎着行李下机,航班因此延误一个多小时。 航司事后回应:不是“撵人”,而是对超孕周旅客有安全红线;孕妇若早出示产检证明、提前申请,多数能安排妥当。律师也提醒:乘机规定写得很清楚,孕晚期出行最好先电话报备,别等登机口再“临时加戏”。 一句话总结:天上飞的不是汽车,安全底线不能靠“商量”。准妈妈想被照顾,先把手续办周全;机组遇到红线,也只能“请下飞机”。两边都提前多做一步,就不会有高空“尬”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