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城这仗彻底绷不住了,俄军刚官宣控制全城后被俘的乌军就吐了猛料,声称最后几天连

茉莉兔说国际 2025-11-10 18:38:39

红军城这仗彻底绷不住了,俄军刚官宣控制全城后被俘的乌军就吐了猛料,声称最后几天连过期饼干都抢不着,渴了只能喝雨水伤员躺那儿也没人管,而这场熬了这么久的拉锯战终究还是垮了。

红军城这仗的崩局,从一开始就藏在它的地理位置里,这地方可不是随便一个小据点,实打实是顿巴斯的后勤“心脏”,手里攥着两条关键铁路——分别连通哈尔科夫前线和扎波罗热军火库,还有三条省级公路织成的运输网,乌军东部防线三分之二的弹药、粮食和药品都得从这儿过,说是“粮草官道”半点不夸张。

就像打仗得先护住粮道,乌军自然把这儿当成命根子,可他们没算到,俄军这回压根不按常理出牌,放弃了之前硬冲硬打的老路子,一门心思玩起了“熬鹰”战术。

俄军先是悄悄调动了两个摩步旅和一个坦克营,在红军城外围拉出一道50公里长的封锁线,装甲车和炮兵阵地每隔几百米就扎一个点,连林间小道都埋上了反坦克地雷,硬生生把这座城变成了孤岛。

更狠的是掐补给线,他们专门盯着那两条铁路,用无人机定位后就派导弹炸铁轨和站台,光是10月份就炸瘫了12列运粮车、8辆油罐车,公路那边更彻底,俄军的“铠甲-SM”防空系统把低空封得严严实实,乌军尝试过11次夜间运输,结果10支车队全被炸毁,剩下那支慌不择路翻进了沟里。

负责盯梢的是俄军的“天竺葵-2”和“猎户座”无人机,加起来有30多架,轮班倒着24小时在天上盘旋,镜头能看清地面上士兵扛的是步枪还是水袋。有乌军俘虏后来交代,最后半个月里,他们连烧火做饭都不敢冒烟,因为只要有烟火冒出来,无人机的炸弹跟着就到。

物资消耗得飞快,一开始每人每天还能分到两包压缩饼干,后来减到半包,最后干脆断了粮,士兵们只能在废墟里翻找过期的罐头和饼干,抢到一点是一点,渴了就接雨水喝,连浑浊的坑水都成了宝贝。

城里的伤员更惨,原本的临时医疗点早就被炸毁,药品和绷带一周前就用光了,轻伤的还能自己勉强包扎,重伤员只能躺在断墙根下哼哼,没人有多余的力气管他们。

有个被俘的乌军卫生员说,最后几天每天都有十几个伤员活活疼死,尸体只能拖到城外乱葬坑,连块像样的布都盖不上。这可不是瞎编,俄军进城后清理战场时,光是在城西的废墟里就找到70多具伤员遗体,旁边还扔着空的止痛针管和沾血的绷带。

乌军高层当然知道红军城不能丢,丢了这儿,整个东部防线的补给就得断档,前线士兵撑不了一周就得弹尽粮绝。所以就算明知道是火坑,也硬着头皮派援兵,前后总共派了三批,第一批是两个步兵连,带着12辆装甲车往城里冲,结果刚到离城20公里的树林就中了埋伏,俄军的反坦克导弹一下子炸翻了8辆装甲车,剩下的扭头就跑,伤亡了快一半人。

第二批学聪明了,走小路隐蔽前进,没想到还是被无人机盯上,俄军的炮火跟着就覆盖过来,援兵连红军城的影子都没见着就被打垮了。

第三批援兵最惨,是从扎波罗热调过来的精锐营,带着40多辆卡车的物资,想趁着大雾天冲进去。

结果俄军早就在必经之路的桥底下埋了炸药,等车队走到桥中间,一声巨响桥就塌了,前面的卡车掉进河里,后面的全被堵在路上,俄军的直升机紧接着就来扫射,物资全被烧了个精光,士兵要么被俘要么溃散。

这三批援兵加起来损失了快800人,20多辆装甲车,物资更是一点没送进去,完全就是用户说的“肉包子打狗”。

其实俄军这套路也不是第一次用,之前在马里乌波尔就玩过类似的,只不过这次在红军城玩得更熟练。他们算准了乌军不敢放弃这块后勤命脉,一定会不断派援兵,所以早就把打援的火力点布置好了,就等着乌军往里钻。

而且他们摸透了乌军的补给规律,知道每三天会有一次大规模运输,每次运输的路线都差不多,这才敢精准打击,把补给线掐得死死的。

现在红军城丢了,乌军东部防线的漏洞算是彻底露出来了。据西方军事专家估算,光是重新开辟一条补给线就得花至少一个月,而且新路线得绕远路,运输成本涨了三倍还多,关键是能不能守住新路线都是个问题。

俄军现在已经借着红军城的铁路,把坦克和弹药源源不断往前运,下一步很可能要打旁边的斯拉维扬斯克,那可是乌军东线的核心据点。

这么看,俄军这招“耗死你”的套路是真管用,不费多少力气就拿下了关键节点,还顺带消灭了乌军的有生力量,简直是一举两得。乌军这回算是栽在了自己的“粮草官道”上,明知道是陷阱还得往里跳,说到底还是被红军城的战略地位绑住了手脚,而俄军正好抓住了这个死穴往死里打。

0 阅读:30

猜你喜欢

茉莉兔说国际

茉莉兔说国际

欢迎大家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