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小孩的觉悟,让人自愧不如![听歌] 1999年冬天,广西某邮局柜台前,一个

轩叔观察 2025-11-10 17:11:20

5岁小孩的觉悟,让人自愧不如![听歌] 1999年冬天,广西某邮局柜台前,一个五岁男孩在父亲陪伴下,前后跑了4趟邮局,分4次共寄出140元钱。 这些皱巴巴的纸币,是他用三个月时间省下早餐钱、压岁钱凑成的。 这个普通男孩不会想到,这份稚嫩的心意会穿越二十六年时光,与中国航母事业产生奇妙的联结。 在部队大院长大的陈虞文,从小就对军事装备充满兴趣,父亲书柜里的《兵器知识》杂志,是他最珍爱的读物。 1999年5月,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使馆的事件发生后,还在上幼儿园的他在电视上看到相关新闻。 “如果我们有航母,是不是就能保护自己了?”这个天真的疑问,促使他做出了人生中第一次支持国防建设的举动。 为了凑够这笔“巨款”,他戒掉了每天五毛钱的零食,把过年收到的压岁钱全部存起来,甚至悄悄省下部分早餐费。 父亲发现时,看到的是孩子用作业本工整记录的“捐款进度表”。 四张汇款单存根,至今仍被家人妥善保存,纸页虽已泛黄,但稚嫩的“此致 敬礼”签名依然清晰可辨。 2000年初,一封来自北京的信件让全家惊喜不已。 总装备部寄来的贺卡上印着“支援国防建设”的字样,随信退还了全部140元捐款,这张贺卡后来被制作成书签,陪伴陈虞文度过整个求学时光。 2012年,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正式交付海军,当时正在备战高考的陈虞文,特意守在电视机前观看了相关报道。 舰载机在甲板列队的画面,让他想起十三年前那个冬天的决定。 如今已参加工作的陈虞文,办公室书架上摆放着三艘中国航母模型。 当有人问起这些模型的来历,他总会提到1999年的那段经历:“现在看新型航母的电磁弹射技术,才明白当年140元的意义,但正是这种朴素的情感,支撑着无数普通人对强国梦的执着追求。” 这个充满温度的真实故事一经报道,网络瞬间炸开了锅。 “看哭了,小时候我也把零花钱塞进过‘希望工程’的捐款箱,那种纯粹的感情现在想起来都暖心。” “5岁孩子能有这觉悟,家庭教育真好!现在带我儿子去军事博物馆,他只会盯着飞机模型喊‘买买买’。” “140元在当年真是巨款啊!我95年上大学一个月生活费才200元。” “这就是传承!从辽宁舰到福建舰,我们这代人亲眼见证了祖国强起来的过程。” “突然想起小时候收集的航母贴纸,现在真的建成了三航母,比做梦还快!” “建议把这段写进教材,爱国教育不需要说教,真实的故事最打动人。” “我在想,现在孩子们‘氪金’买游戏皮肤时,会不会也有这种为理想‘氪金’的冲动?” “这些充满温度的评论让我们看到,跨越二十六年的不仅是个人的成长记忆,更是一代代中国人共同的情感共振。” “从五岁孩童攥紧的零钱到辽宁舰破浪而行,从作业本上的捐款记录到电磁弹射的技术突破,他的的小小坚持,在时代的画卷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笔触。” “当我们感叹‘福建舰’下水的壮观时,其实也是在致敬千千万万个曾经为强国梦想付出过、期待过的‘陈虞文’。” 如果现在有个“时空储蓄罐”,你会为20年后的祖国存下什么?是技术专利、一首诗、一颗种子,还是像陈虞文那样存下某个执着的念头?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未来寄存单”! 信息源:大河报、逐浪新闻

0 阅读:33
轩叔观察

轩叔观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