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8日,河南许昌的胖东来商贸集团总部灯火通明。财务系统后台跳出一串

2025年11月8日,河南许昌的胖东来商贸集团总部灯火通明。财务系统后台跳出一串数字——年度销售额突破200亿元。这个数字比2024年全年整整多出30亿,创始人于东来年初定下的"控速200亿以内"目标提前宣告落空。 时间拨回1990年,许昌西关街边,24岁的于东来守着间不足10平米的烟酒店。谁能想到35年后,这家小店会演变成年营收200亿的零售巨头。1995年3月,"望月楼胖子店"正式挂牌,后来改名"胖东来",这个带着河南人质朴幽默的名字,就此开启了一段商业传奇。 1999年是个关键节点。于东来把量贩业态引入许昌,同年建立配送中心。2001年,他牵头联合南阳、洛阳、信阳三家区域超市成立"四方联采",这个抱团取暖的举动,后来被业内称为"河南零售业的黄埔军校"。2005年12月26日,胖东来首次走出许昌,新乡百货旗舰店开业当天,市民排队挤爆玻璃门的场景,至今仍被当地媒体津津乐道。 但争议从未停止。有网友在评论区犀利指出:"胖东来本质不是超市,是贩卖情怀的景点。"这话戳中要害。当普通超市还在比拼"物美价廉"时,胖东来早已另辟蹊径:商品定价普遍高于市场15%,员工工资却是当地同岗位2-3倍,连卫生间都配备戴森吹风机。这种"高售价、高工资、高服务"的三高模式,确实更像景区运营逻辑。 2023年,胖东来仅靠13家门店就创下惊人业绩。对比沃尔玛在华400多家店,这个数字显得不可思议。但于东来似乎早有预见,2014年9月他曾在微博宣布关店计划,虽因顾客挽留取消,却暴露出他对规模扩张的警惕。如今200亿销售额的突破,或许正是这种矛盾心态的体现。 在许昌本地,胖东来早已超越商业范畴。2020年禹州店开业时,有市民凌晨4点排队;2022年入驻新乡忆通·壹世界项目,首日客流突破10万。这些数据背后,是河南人对本土品牌的情感投射。正如网友所说:"过工厂、商超能复制,景点能复制吗?"胖东来确实成了许昌的"城市名片"。 但光环之下隐忧渐显。有网友直言"快了,顶多两年就没落了",这种唱衰并非空穴来风。当情怀遇上资本,当小众模式遭遇规模化考验,胖东来面临的选择题或许比销售额数字更值得深思。毕竟,200亿之后,是继续做"许昌的景点",还是成为"中国的超市",这个选择题,于东来和胖东来都必须给出答案。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和借鉴

0 阅读:46
金建论冰川中探险的勇士

金建论冰川中探险的勇士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