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亿欧元抄底欧洲“隐形冠军”!东山精密上演汽车界蛇吞象

物规硬核 2025-11-10 13:13:57

前脚安世半导体刚被人家“明抢”,后脚东山精密就揣着1亿欧元,把法国一家年入10亿欧的汽车巨头给整个端了回来。   11月3日,东山精密发布公告称,其新加坡全资子公司已完成对法国GMD集团100%股权收购及债务重组,交易总额约1亿欧元。   GMD集团成立于1962年,是欧洲汽车压铸领域的“隐形冠军”,其在法国、西班牙、墨西哥设有六大生产基地,客户覆盖标致雪铁龙、雷诺、宝马等主流车企,在铝合金压铸技术方面积淀深厚。   东山精密在消费电子领域已占据一席之地,如今正全力进军汽车电子领域,此次收购不仅为其提供了欧洲高端制造的技术背书,更重要的是,直接打通了进入全球主流车企供应链的通道。   为何能以1亿欧元收购一家年营收10亿欧元的企业?观察人士分析,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处于深度转型期,传统零部件企业普遍面临电动化冲击与资金压力,GMD虽技术实力雄厚,却也难以独善其身,东山精密此时出手,既是一次精准的“抄底”,更是一轮战略性的“淘金”。   与近期一些中资海外并购遇阻的案例相比,此次收购表明,只要时机恰当、策略得当,中国制造完全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实现互利共赢。   从更深层次看,这更像是一场优势互补的战略联姻。   东山精密带来的不仅是资金支持,更有其擅长的精益管理、成本控制与快速响应机制,以及背后庞大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而GMD集团则贡献了其半个多世纪积累的技术专利、工艺诀窍,以及欧洲高端客户群的信任。   “这不只是资产的转移,更是能力的嫁接,”一位汽车行业分析师指出,“东山精密借此实现了从消费电子向汽车核心零部件的跨越,而GMD则获得了拥抱产业变革的有力支撑,”   东山精密的这次收购,也折射出中国制造业出海路径的深刻演变。   过去,中国企业出海多以获取资源、开拓市场为主,多处于价值链中低端,如今,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开始凭借制造效率、供应链管理和资金优势,整合全球优质资产,实现产业链的垂直跃升。   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中国企业在电池、电控等核心环节建立起优势后,正进一步向更广泛的零部件领域拓展,通过收购成熟企业快速补足短板,已成为中国企业全球化布局的新路径。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收购通过新加坡子公司完成,这种“曲线出海”的方式,既展现了企业的国际化运营能力,也体现出在复杂国际环境下的策略智慧。   东山精密收购GMD,看似只是一起普通的跨境并购,实则标志着中国制造业全球化战略的根本性转折。   我们正在见证一个新时代的开启:中国制造正从过去的“以市场换技术”,转向“以能力整合”为核心的更高阶段,如今的出海,不再满足于单一技术或品牌的获取,而是通过对全球优质产业要素的消化吸收,构建起真正的全球运营能力。   这一转变的底气,源自中国制造业整体实力的跃升,当我们在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领域建立起全球竞争力后,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便成为必然,汽车产业作为工业体系的集大成者,自然成为这场变革的核心战场。   与早期的海外并购相比,新一代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展现出更成熟的姿态,东山精密通过债务重组而非强行收购,保留原有团队并注重文化融合,这些细节表明,中国企业正从“买家”向“伙伴”转变。   展望未来,“中国效率”与“欧洲技术”的融合模式或将成为常态,欧洲拥有大量在细分领域深耕数十年的“隐形冠军”,它们技术精湛但面临转型压力,而中国企业具备规模化制造、快速迭代和贴近市场的优势,二者的结合有望催生新的化学反应。   当然,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跨文化整合的难度往往被低估,地缘政治风险更是不确定因素,收购成功只是第一步,后续的运营整合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无论如何,东山精密的这次出手,展现了中国制造业全球化的一条新路径:在自主创新与全球整合的双轮驱动下,中国制造正在全球价值链上实现从“参与者”到“整合者”的角色升级。   这盘大棋,我们才刚刚落子。

0 阅读:817

评论列表

徐建根

徐建根

2
2025-11-10 18:40

压铸不值

猜你喜欢

物规硬核

物规硬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