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增长趋势非常显著,根据一份柳叶刀的最新研究显示,我国60~69岁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高达23.9%;70岁及以上人群高达27.3%。另据Nature的一份最新研究显示,我国20岁以上成年人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也达到了11.9%,几乎意味着9个成年人里就有1个是糖尿病。
更令人担心的是,根据2013年的一份全国代表性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糖尿病前期患病率达到了35.7%。2018年的数据显示,这个数字进一步提高到了38.1%。
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已经成了我国最严重的慢病管理问题之一了。除了饮食相关问题外,体检也是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的重要手段。通过常规的血清检查,我们就可以发现糖尿病的一些征兆了。血糖控制不好有多可怕 世界糖尿病日
🩸1、空腹血糖
意义:这是简单、常规血清检查中最常见的项目。也是最直接的筛查糖尿病的指标。
参考范围:
正常:<6.1mmol/L
空腹血糖受损(糖尿病前期):6.1~6.9mmol/L
糖尿病:≥7.0mmol/L(两次以上或伴典型症状即可确诊)
🧬2、糖化血红蛋白
意义:反映近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能发现隐匿性或波动性高血糖,在体检中越来越常被纳入“常规血清检查”套餐。
参考范围:
正常:<5.7%
糖尿病前期:5.7–6.4%
糖尿病:≥6.5%
⚖️3、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
意义:早期发现胰岛素抵抗,可在血糖仍正常时提示代谢异常。 通常与空腹血糖一起测定。检测数值升高,提示胰岛素抵抗增加,是糖尿病前期的重要征兆。
🧪4、餐后2小时血糖
在糖尿病筛查中非常关键。可发现空腹正常但餐后升高的“隐匿性糖尿病”。
诊断标准:
7.8–11.0 mmol/L → 糖耐量受损(前期)
≥11.1 mmol/L → 糖尿病
⚠️5、其他可辅助观察的血清指标
甘油三酯(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降低:提示胰岛素抵抗。
尿糖阳性:说明血糖明显升高。
尿微量白蛋白:若升高,提示早期糖尿病肾病风险。
✅综合建议
在常规血清检查中,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是发现糖尿病或早期征兆的最关键项目;如果希望更早期、全面判断,可加做胰岛素水平和糖耐量试验。这些检测项目,在几乎所有医疗机构里都是覆盖含有的,体检时可以多加关注这几个项目的数据,早发现早干预。此外,关心自己血糖的小伙伴,也可以尝试下便携式的动态血糖仪,随时可以观察到自己的血糖变化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