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拒绝美方的通话请求?其实道理很简单。一向视中国人为“乡巴佬”的美国副总

义气先义 2025-11-10 12:30:23

中国为什么拒绝美方的通话请求?其实道理很简单。一向视中国人为“乡巴佬”的美国副总统万斯,指责中方不愿意沟通。并仍然保持高高在上的姿态,继续虚张声势:“我们筹码比中国多!中方应该理性一点。”但是此时的中国对美出口依赖度已从2018年的高位降至2025年的8.7%,另一方面也真的听腻了美方的出尔反尔。 美国那边又开始鼓噪贸易问题,副总统万斯公开点名,说中方不接电话,不愿沟通,还自夸手里的牌比中方多,让中方“理性点”。这话说出口,就跟以往一样,透着股居高临下的味儿。万斯这人,本来就爱用这种调调,早前在媒体上就把中国工人叫“农民”,说美国借钱给“中国农民”用,话里话外瞧不起人。中国外交部直接怼回去,说这是无知加没礼貌。 中方拒绝通话,不是一时赌气,而是有底气的选择。看看数据,中国对美出口占比,今年1到8月只剩11.5%,比去年14.6%还低,整体出口结构早就不那么依赖美国市场了。2018年那会儿,高峰时对美出口占总出口近20%,现在呢?东南亚、欧盟这些地方的订单蹭蹭上涨,供应链也转得飞快。海关数据显示,今年7月总出口涨了7.2%,对美出口倒滑了25%以上,可整体经济没晃荡。为什么?因为这些年,中方没闲着,早就在推内循环和多元化,制造业升级、数字经济发力,出口不再是命根子。万斯说“筹码多”,听起来威风,可现实是,美国消费者天天为高关税买单,通胀压力山大,中方这儿稳扎稳打,哪还用急吼吼地接电话? 再深挖,这拒绝背后是积累多年的教训。美方那套玩法,中方太熟了,总爱玩“切香肠”,一步步蚕食利益。回想2018年贸易摩擦刚起,美国先抛出301调查报告,声称中方贸易不公,3月22日就对500亿中国商品加25%关税。北京时间清早,消息一出,中方立马对等反制,农产品和大豆首当其冲。美农主抱怨声一片,可特朗普政府不松口。5月17日,双方在华盛顿谈了谈,美方同意暂停加征计划,文件都草拟好了,大家松口气。结果呢?才过9天,5月29日,美国单方面变卦,继续推关税计划。特朗普在玫瑰园记者会上强调“国家安全”,中方只能再出清单,报复性关税跟上。这来回折腾,承诺说变就变,中方哪次不是被甩脸子? 不止这两次,2018年整条时间线都像过山车。7月6日,第一轮关税落地,340亿商品互征25%。中国反击精准,选美国大豆、汽车这些痛点。美方不服,8月又加2000亿清单,税率从10%起步。中国照旧对等,600亿美国货中招。10月谈判桌上,双方勉强搁置新关税,可11月又翻脸,汽车关税威胁一出,中方暂停采购美国液化天然气。2019年5月,本来谈成框架协议,美方又撤,称中方“倒退”。加到3000亿商品,税率层层叠加。每次中方让步,美方就得寸进尺,核心利益如知识产权、技术转让,从没真让步。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显示,这场摩擦让全球贸易损失上万亿,中方GDP增速掉0.5%,可也逼出产业升级,半导体、电动车这些领域反超。 美方这出尔反尔,不是意外,是战略。万斯上台后,继承特朗普衣钵,推动芯片出口管制,10月又扩围,禁售高性能GPU给中方企业。USTR官员直说,中方“推迟”通话,美方却不反思自己先动手。贸易代表格里尔在媒体上抱怨,说美国伸手要谈,中方不接。可谁不知道,这通话多半又是空手套白狼?过去几年,美方一边谈,一边加码,从芬太尼到台湾问题,总找借口施压。 当然,拒绝通话不等于关门。中方一贯主张对话,但得对等、互惠。商务部发言人10月14日回应,说欢迎谈判,但美方得停手,别再威胁加税到100%。特朗普上台后,关税战2.0版,声称对所有中国货加60%,中方直接说“坚决反对”,并备好反制。欧盟、日本这些伙伴,也在劝美方别瞎折腾,WTO框架下,大家都吃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全球增长3.2%,中美摩擦拖后腿0.3%。中方稳住阵脚,RCEP生效,CPTPP推进,亚太贸易圈越转越大。 中方从被动挨打,到主动布局,出口依赖降了,科技自立高了。美方若真想谈,得收起那套高姿态,别总变卦。否则,继续玩下去,大家都累。老百姓图个太平日子,贸易顺畅,企业赚钱,国家稳健。这拒绝,不是退缩,是长记性。未来路还长,中方一步步走稳,谁急谁输。

0 阅读:0

猜你喜欢

义气先义

义气先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