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籍华人终于说了实话,他表示:“之所以很多小国,宁愿得罪中国,也不愿意得罪美国,是因为一旦得罪美国,美国是一个睚眦必报的国家,哪怕是很小的事情,对方也会想方设法的制裁你。” 委内瑞拉全世界的石油储量数得上名号,但这一切从国有化石油资源后疾速改变。美国一道制裁就让这片富油之地陷入经济漩涡,资产被冻结,石油卖不出去,国家的钱袋子转眼见底。 和委内瑞拉有相似遭遇的还有伊朗。美国不仅自己不买伊朗石油,还强硬地对全世界“划红线”,谁敢碰伊朗的石油,美国就让谁付出高昂代价。 这种做法让伊朗像被困在孤岛,全球的银行、企业都自动远离。油卖不掉,钱进不来,国内物价飞涨,这种压力直接冲击了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 古巴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被美国的制裁封锁了半个多世纪。即使后来美古关系有了小进展,封锁却压根没松过。 几十年来,古巴的损失早已无法用数字来衡量,无数家庭的希望被封锁一点点削弱,甚至联合国每年都为此发声,但封锁的手始终没有放开。 有些人觉得,只有和美国不对付的国家才会被制裁,其实不然。就像土耳其,虽然是北约成员,但因为和俄罗斯买了防空系统,美国说制裁就制裁. 先进战机项目直接喊停,国防产业被卡脖子,融资路也被堵。哪怕在同一阵营,只要不按美国的规矩出牌,也随时有可能被翻脸。 津巴布韦也没逃这个命运,土地改革原本是内政,美国觉得利益受损,马上就下狠手制裁。常年经济停滞,人们找份工作都变得难上加难,基本生活保障成了真正的难题。 和美国闹翻,不是少做点生意的问题,而是随时可能被关掉经济大门。对比起来,跟中国发生摩擦,影响大多还只是某些合作和订单,生活不会陷入绝境。这不是选谁站队的问题,而是关系到能不能活下去。 大国说变脸就变脸,小国只能小心行事,每一步都得谨慎打算。没有国家天生愿意受人限制,可现实就是这么冷酷。有时候想独立自主,但硬实力不够,只能想法设法躲避大国怒火,不至于被一棍子打懵了。 其实,美国能靠制裁掌握主动权,是它手里攥着全球最重要的经济和科技资源。大国的游戏规则由他们说了算,国家小了只能见招拆招,保证人民能过得去才是最重要的底线。 所以,在国际舞台上,小国的选择也许带着无奈,但那是现实逼出来的生存智慧。国家想要稳稳当当地发展,就只能在大国的强压下学会隐忍和权衡,把每一次选择都当作一次避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