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城市,在国际上“名气”大吗?老外们最关注和讨论的中国城市,是哪些?
11月8日-9日,以“韧性与更新:智媒时代的城市演进”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数字城市品牌杭州论坛在杭举行,论坛上还发布了《中国城市国际传播影响力指数报告(2025)》。这份被业内广泛认可的“成绩单”,给我们带来了最新答案!

杭州位列内地城市第四
报告显示,中国城市国际传播影响力总榜前十强依次是:香港、北京、上海、台北、澳门、广州、杭州、成都、深圳、西安。

如果单看内地城市,北京、上海、广州依然稳坐前三把交椅,杭州紧随其后,位列全国第四!成都、深圳、西安、重庆、南京和厦门也成功跻身前十。
仔细看榜单,今年有不少“惊喜”:南京和厦门排名显著上升,成为势头强劲的“黑马”;而深圳则凭借高科技产业的“硬实力”,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聚焦城市“韧性与更新”
第六届中国数字城市品牌杭州论坛聚焦“韧性与更新”,这个主题呼应了今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两个重要方向——既要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也要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
论坛由浙江大学数字沟通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新闻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浙江传媒学院、浙大城市学院、浙江省国际传播智能计算实验室、浙江省国际传播中心主办,来自政界、学界、媒体、企业等多个领域的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智媒时代城市如何更好地展示自己。
浙江大学数字沟通研究中心主任黄旦教授指出,数字城市品牌前景广阔。数字时代的IP应与文化传统、市民生活与城市血脉相结合。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将理论化为实践,为企业、高校等各类社会主体的教学、科研与创作提供帮助。

黄旦教授致开幕词
既要“练好内功”,也要会“讲故事”
发布环节,浙江传媒学院校长、浙江省国际传播智能计算实验室主任、浙江大学融媒体研究中心主任韦路发布了《中国城市国际传播影响力指数报告(2025)》。

韦路发布《中国城市国际传播影响力指数报告(2025)》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报告评选更“聪明”了,首次用上了大模型指标,在指标体系、数据采集等方面有较大更新,系统评估了中国城市的国际传播影响力。
而且,这份报告不只是简单排个名。专家团队还开出了“药方”,教城市如何在国际上变得更有影响力。比如,用硬核科技驱动传播,用生态文明讲好中国发展故事,让文化产业赋能城市品牌出海,通过举办群众性体育赛事来打造城市金名片,让全球创作者激活城市创新叙事。
简单说,就是既要“练好内功”,也要会“讲故事”。
智能平台让城市传播更“聪明”
与此同时,韦路还正式发布了中国城市国际传播智能计算平台。该平台由中国城市国际传播驾驶舱和中国城市国际传播智能体两部分构成,具备数据智能分析、指数智能计算、报告智能生成三大能力。
这意味着,以后想了解哪个城市在国际上的“口碑”,可能会像查天气一样方便。这个智能平台拥有科学化、动态化、智能化三大亮点,契合了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的国家战略需求。
“绘画大系”成为城市品牌新资源
论坛期间,还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圆桌对话,主题是“数字更新·符号韧性:绘画大系作为可沟通的城市品牌资源”。

“数字更新·符号韧性:绘画大系作为可沟通的城市品牌资源”圆桌论坛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工程始于2005年,是浙江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一项重要工作。浙江大学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协同海内外260多家文博机构,完成了古代绘画的系统性编纂和出版。
浙江传媒学院校长、浙江省国际传播智能计算实验室主任、浙江大学融媒体研究中心主任、与光同尘杭州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陈发灵等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如何让传统文化资源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成为城市品牌建设的重要资源。
你的城市有哪些国际范?
从高科技的深圳到文化底蕴深厚的西安,从迅速崛起的南京、厦门到稳扎稳打的杭州、成都,每座城市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这份报告不仅是一张排名表,更是一面镜子,照见了中国城市在国际舞台上的整体形象。它告诉我们,城市的国际传播不仅仅是宣传部门的事,更是我们每个市民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
所以,你的家乡上榜了吗?你觉得它的什么最值得向世界“炫耀”?是舌尖上的美食、沉淀千年的文化,还是日新月异的城市风貌?不妨在评论区里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