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的治安师团战斗力可不弱,除了没有师团直属炮兵,其他基本是标配。像治安师团将所有的火力都配备给了下辖的8个步兵大队。每一个治安步兵大队辖4个步兵中队、1个机枪中队、1个炮兵中队,总人数能达到1300人。 说起二战时期的日军师团,大家脑子里可能先蹦出那些常设的甲种部队,那些家伙兵力足、装备全,动不动就拉着几万人在正面硬刚。但其实,日军还有一种不太显眼的编制,叫治安师团,这些部队主要扔在占领区里管治安、守据点,看起来低调,战斗力却没那么弱。尤其是基层火力配置,玩得挺溜的,除了师团一级没直属炮兵,其他标配基本齐活儿。简单说,这种师团把所有能带的家伙事儿都下放到下面八个步兵大队,让每个大队都能单打独斗扛事儿。 日军从1930年代后期开始大规模侵占中国土地后,后方稳定就成大问题。游击队到处戳他们小辫子,常规师团又忙着前线打大仗,于是日本陆军搞出治安师团来,首批就组了十来个,总兵力控制在一万四千人左右。这种师团不是从零拉人头,而是从老部队抽骨干,凑成“小方块”结构:两个步兵旅团下面直挂八个独立步兵大队,没联队一级,省事儿又灵活。每个大队人头数一千三百出头,里面四个步兵中队管冲锋肉搏,一个机枪中队专管压制,一个炮兵中队带炮火支援。听起来简单,但火力密度高得吓人:三十六挺轻机枪、十二挺重机枪、三十六具五十毫米掷弹筒,外加两门七十毫米步兵炮和两门七十五毫米山炮。射程从五十米近身肉搏拉到七千一百米远程轰,基层单位单挑起来不虚。 跟甲种师团比呢?甲种那是日军的老底子,常设十七个,兵力两万四到两万八千,训练严、装备牛,直属炮兵联队、山炮野炮一堆,适合大场面对决。治安师团呢,整体火力弱一截,没师级野炮,机动性也差,顶多守点子打打小仗。但基层对比,治安大队的火力密度还超甲种步兵大队一头。为什么?因为甲种师团火力分散到三个联队,治安师团全砸给八个大队,平均每个大队分得更多。举例,甲种一个步兵联队才十二门山炮,治安大队两门就够用,还专属。日军自己也承认,治安部队适合“低强度”治安战,遇上正规军就露怯,但对散兵游勇的压制,效果拔群。 拿第62师团来说,这是个典型治安部队,1943年五月在太原组的建,以华北老兵为主。师团长藤冈武雄中将接手后,直接扔到山西管五十九个县、三百多个据点。日常就是巡逻、守炮楼,弹药管得死紧:士兵出门得背三个基数,一百五十发子弹,几发追击、十几发伏击、二十几发阻击、三十几发歼灭,省着用才够。结果呢?这帮家伙在华北磨出经验,部队散开成网,火力点咬得死。太平洋战线吃紧,1944年八月,第62师团调冲绳岛防务,这次弹药减半,只带一个基数,每人一百发。为什么?运输难,海路被美军掐,精锐师团都饿肚子,何况治安部队。 冲绳战役是第62师团的“高光”,美军登陆后,这师团扔到南部一线,挨着第9师团和第24师团,牛岛满中将的第32军直接指挥。兵力一万一千,八个大队拉开,守嘉手纳、钢锯岭、马基米纳托这些硬骨头。美军第96师“神枪手师”主攻,坦克步兵齐上,第62师团靠洞穴工事和山炮顶住。钢锯岭那仗,美军381团三个连分路冲,伤亡过半才啃下阵地,日军机枪和掷弹筒玩命扫,坦克履带被打停好几辆。整个战役,日军神风特攻出动一千五百架机,沉美舰艇不少,但地面上第62师团的火力网让美军士兵直呼心理阴影。美军总伤亡七万多,第62师团虽是丁种编制,却给对方造成不小麻烦,阵地丢了还撤到南端摩文仁负隅顽抗。 第62师团在华北时,对付国军主力如汤恩伯部,还能捞点战果,但国军战斗力拉胯,一溃千里。真遇上美军,治安师团的弱点全露:没重炮,没空军掩护,弹药少,机动差。冲绳打到四月二十三日,牛岛满准他们退第二线,但五月二十五日全线崩,第62师团从四月起就损失大半,六月二十二日藤冈切腹,部队瓦解。相比甲种师团的持久战,治安部队更像“一次性用品”,前期猛,后劲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