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解放前夕,孙中山之子孙科对中山陵园的护卫们说:“毛泽东、周恩来对总理先生很尊

千浅挽星星 2025-11-08 18:00:42

南京解放前夕,孙中山之子孙科对中山陵园的护卫们说:“毛泽东、周恩来对总理先生很尊敬,他们不会为难你们的,你们不要离开。”护卫又问人员和武器装备怎么办,孙科回答:都交给他们就是了。   1949年4月的南京,解放军的追击声与国民党败退的混乱声响彻街巷,但在紫金山上,一座融合中西风格的陵寝却异常安宁。   这里就是中山陵,不仅是孙中山先生的长眠之地,更是一个超越党派的政治符号,在这里,一个和平局面悄然形成,这背后,既有高层的默契,也有一线人员的智慧与担当。   和平交接的剧本,其实早就由国共双方高层在无形中写好了,国民党大势已去,行政院长孙科临走前给陵园负责人范良留下了一句话,说共产党很尊敬孙先生,你们不用跑,留下来好好交接。   而解放军这边,指令同样清晰,从中央军委的毛泽东到第三野战军的陈毅,都下了死命令:必须保护好中山陵,这被当成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而不是一个普通的军事据点。   解放军指挥员刘志诚路过陵园时,立刻想起上级嘱托,没有强攻,而是选择主动接触,他看出来了,这支守陵部队,虽然拿着美式武器,但不同于一般敌人。   但签个协议只是开了个头,真正的麻烦还在后头,盘踞在附近孝陵卫的国民党暂编第四师,一个三千多人的部队,动了歪脑筋,企图拿中山陵当人质,要挟解放军。   刘志诚和他的战友们来了个“智取”,他们先用计把这支部队引出陵园核心区,然后才迅速行动,干净利落地缴了械。   解放军在山林里进行细致搜查,竟发现了一条国民党挖的秘密军事暗道,直通城内,更吓人的是,大批从机场转移过来的汽油桶就堆在松林里,简直是一触即发的火药库,这些隐患,都被一一提前清除。   稳住局势不光靠枪,还得靠人心,刘志诚当场宣布,陵园所有行政、后勤人员全部留用,解决了大家的“饭碗”问题,人心一下就定了。   他还为断了粮的留守人员找来了粮食和菜金,对于盗伐林木的山民,则联合军管会出面制止,社会秩序迅速恢复。   从1949年4月开始军管,到同年11月南京市军管会主任粟裕主持新中国第一次孙中山诞辰纪念活动,再到后来成立隶属市政府的管理处,中山陵平稳地完成了历史过渡。   它向世界证明,新的执政者有能力,也有胸怀守护这份民族共同的政治资产,而刘志诚等人,不仅是命令的执行者,更是那段脆弱和平的守护者。  主要信源:(中国台湾网——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

0 阅读:306

猜你喜欢

千浅挽星星

千浅挽星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