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队书记当选为中央委员,担任甘肃省委书记,1978年被开除党籍。上个世纪从来就不

觅双用文史读古今 2025-11-08 17:12:42

大队书记当选为中央委员,担任甘肃省委书记,1978年被开除党籍。上个世纪从来就不缺传奇人物,年继荣就是其中之一。一个农民硬是从庄稼地里走到了中南海中,这就算一段传奇了,可他的传奇到这里并没有完,因为没过几年,他又被开除了党籍。究竟他做了什么?从高处又跌落了下来呢? 年继荣生长在战争的年代,可以说从小到大耳边的枪炮声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后来终于走到了新中国,年继荣是一天也不敢耽误,他开始学习起了文化知识,那个年代识字的就是村里的香饽饽,更别说他这读过书的人了。 年继荣学文化可不是装样子,白天跟着老农下地种庄稼,晚上就点着煤油灯抄课本、写笔记,没半年就把常用字认了个遍,还能给村民念报纸、写家书。村里干部见他脑子活、肯实干,又识文断字,就把大队会计的活儿交给他。他做账一清二楚,分粮分物公平公正,村民们都服他,没多久就被选为大队书记。 当上书记的年继荣没闲着,当时村里缺水,庄稼全靠天吃饭,他看着干裂的土地急得睡不着觉。翻遍了村里的老地图,又跟着老把式爬山找水源,硬是领着村民用锄头、铁锹挖了三条水渠,把山泉水引到了田里。那年夏天大旱,周边村子颗粒无收,他们村的玉米却浇上了水,收成翻了一倍。这事儿传到公社,再传到县里,年继荣的名字渐渐成了“实干”的代名词。 六十年代农业学大寨热潮中,年继荣更是冲在前面。他带着村民平整土地、修梯田,还试着引进新的麦种,手把手教大家科学种植。原本亩产只有两百多斤的薄田,硬是被他折腾成了亩产四百多斤的高产田。他的事迹被层层上报,甚至登上了省级报纸,成了全省农民学习的榜样。 1969年,党的九大召开,年继荣凭着实打实的成绩和群众基础,意外当选为中央委员。两年后,他被任命为甘肃省委书记,从一个村大队书记直接走上省级领导岗位,这样的跨度在当时都少见。 可身居高位后,年继荣却犯了难。他熟悉农村的一亩三分地,却对全省的统筹规划摸不着门道。当时正处于特殊历史时期,“左”的思想影响深远,他急于做出成绩,跟着搞起了“一刀切”的农业运动,不顾甘肃各地气候、土壤差异,强行推广某一种作物,还大搞基建工程,超出了地方财政承受能力。 这些做法很快出了问题,有的山区种了不适宜的作物,颗粒无收;有的工程仓促上马,建到一半就没钱停工,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群众有了意见,上级也注意到了这些问题。1978年,随着拨乱反正的推进,相关部门对年继荣的工作进行了审查,认定他在任职期间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给甘肃的经济和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小损失,最终决定开除他的党籍。 从庄稼地到省委书记,年继荣用实干走出了一段传奇;可从高位跌落,又因脱离实际栽了跟头。他的经历不是个例,那个年代很多基层干部凭着热情干事,却在复杂的环境中迷失了方向。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95
觅双用文史读古今

觅双用文史读古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