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GDP50强城市格局呈现显著变化。头部城市中,北京、上海、深圳凭借人工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两大万亿级赛道的爆发式增长,持续领跑全国。其中,北京前三季度GDP达38415.9亿元,同比增长5.6%;上海GDP为40721.17亿元,增长5.5%;深圳GDP达27896.44亿元,增长5.5%,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22.3%。 腰部城市竞争激烈,宁波超越天津升至第11位,青岛紧追天津,北方经济格局面临重塑。青岛依托家电制造与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加速布局海洋经济与品牌经济,前三季度GDP达13373.47亿元,增长5.4%,与天津差距进一步缩小。长沙则超越无锡,以11959.9亿元的GDP跻身前15强,增速达5.0%,彰显中部城市崛起势头。 郑州在全国GDP50强格局中展现强劲发展势头: 1. 总量排名稳固:郑州以7329.3亿元GDP位居全国第16位(与2024年排名持平),增量达286.7亿元,彰显中原城市群核心的韧性。 2. 航空港区爆发式增长: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成为突出亮点——前三季度GDP首次突破1200亿元(1213.3亿元),同比飙升11.1%,增速居全省首位。其动力主要来自: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以比亚迪为核心形成"原材料-部件-整车"完整链条,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 服务业引擎:服务业增速达11.3%,航空运输、跨境电商等开放型产业贡献显著。 3. 区域辐射力提升:投资与消费双活跃,航空港区固投增速33%、网络消费涨137.8%,结合进出口占全省高比重,进一步强化郑州作为北方经济重镇的地位。 郑州在稳固全国16强席位的同时,通过航空港区的新能源与开放经济“双轮驱动”,正加速释放增长新动能,成为北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