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使一号”吴石的儿子,竟在河南低调了一辈子? 吴韶成的人生,才是对“风骨”最动人的诠释。 1949年父亲赴台潜伏,留给17岁的他20美元和一张字条,这两样东西成了他一生的底气。 字条没用来求人,剪报般的父亲讣告成了“家谱”,提醒他干净做人。 大学毕业后扎根河南冶金系统,从技术员做到总经济师,风里来雨里去,衣袖常沾铁屑。 “文革”时遭刁难,他不肯拿烈士证明自保;650元抚恤金,转身全交了党费;一辈子积蓄和藏书捐给郑大,只求不留名。 别人把烈士后代的光环当捷径,他却视作约束。不借家世谋便利,不拿荣誉换特权,把父亲的“烈”,活成了自己的“稳”。 真正的传承从不是挂在嘴边的炫耀,而是刻在骨子里的坚守。你觉得这份低调难能可贵吗?吴石将军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