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牌打崩了!中国一招出手让欧洲认怂求和 9月末,当美国政府刚刚抛出所谓“穿透

朴素梦想看世界 2025-11-07 19:20:21

荷兰牌打崩了!中国一招出手让欧洲认怂求和 9月末,当美国政府刚刚抛出所谓“穿透性规则”的锁链,荷兰政府便急不可耐地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行接管了中企控股的安世半导体。荷兰此番强夺管理权,主要是为了向华盛顿表忠心,配合美国对中国施压。 9月30日,荷兰动用所谓《商品供应法》,强行接管安世;10月18日,安世中国宣布独立运营,断供欧洲芯片;眼看大势已去,荷兰竟在中美釜山会谈前夜,以“未遵守付款条款”为由,停止向中国封装厂供应晶圆。所谓违约,实因安世中国改用人民币结算、资金直汇中国,让荷兰总部再难染指。这分明是收不到钱的恼羞成怒。 荷兰的指控站得住脚吗?纯属无稽之谈。其凭借美国已作废的规则强行冻结中方股权,本就是名不正言不顺的强盗行径;既已亲手撕毁契约精神,又何来资格要求中方守约?更何况安世中国既已独立运营,自然我行我素、唯我法是从,荷兰有何权力指手画脚、断供晶圆? 更讽刺的是产业链的反噬效应。按正常流程,荷兰提供晶圆,中国完成封装,产品供应全球。但荷方强行分家后,中方果断禁止芯片出口,欧美车企顿时陷入“无芯可用”的停产危机。绝望中,荷兰竟出昏招:禁止晶圆运往中国,企图卡住东莞工厂的脖子。殊不知,这等同拉着全球车企集体殉葬!想用“同归于尽”逼中方让步?简直是做梦! 这套卡脖子把戏早已被中方预判。他们万万没想到,安世中国早有后手,库存晶圆足以支撑到年底,而且荷兰提供的晶圆本就并非尖端技术,中国晶圆厂的产能与品质早已今非昔比,稳定供货绰绰有余。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本土巨头早已备好替代方案,断供令刚落地,国产晶圆就已火速补位。随着产能持续释放,完全替代只是时间问题。荷兰这波操作,无异于把巨额订单拱手让人,让荷兰跌倒,中芯吃饱。 而荷兰那边断供后,自家晶圆找不到合格的封装厂,即便侥幸找到,没有中国的稀土供应,芯片生产依旧寸步难行。反观中国,比亚迪等本土巨头就可以消化45%的产能,12家欧美车企更是嗷嗷待哺,拿着人民币排队签单,安世中国根本不愁销路。 荷兰政府骑虎难下,不得不做出让步。11月3日,《中欧稀土与半导体供应链临时协调纪要》的达成,标志着这场博弈迎来阶段性胜利。荷兰彻底放弃“联合管理层”改组计划,承诺解禁核心资产与对华业务授权,更要将此前被停职的中方CEO张学政复职,而中方仅需分阶段解冻产能,这样的让步幅度,足以见得荷兰的底气尽失。即便之后安世荷兰试图辟谣翻盘,否认张学政复职、辩解断供缘由,但白纸黑字的协调纪要与欧洲车企的迫切需求,早已戳穿其色厉内荏的本质。这场对决中,特朗普政府的幕后操控未能得逞,美国、欧盟、荷兰三方颜面尽失,所谓的“技术霸权”在完整的中国产业链面前,终究不堪一击。 接下来,中国必将扼住这一命门,痛打落水狗,直到荷兰彻底认怂。 因为荷兰此举开了一个极端危险且性质恶劣的先例,若放任其公然抢劫中资企业得手,难保其他国家不会群起效仿。比如,在荷兰打响抢夺第一枪后,英国政客竟立即于10月26日要求政府强制安世半导体剥离曼彻斯特工厂。若再不坚决反击,德国工厂必将成为下一个目标,中国在欧洲的科技资产将面临全线溃退。 因此,我们必须将安世案办成铁案,要让全欧洲清醒认识到:跟随美国遏制中国,就是砸自己的饭碗。欧洲应当从这场博弈中汲取教训,在动歪脑筋前,先掂量自己能否承受得起中国的反制。稀土命脉、新能源产业链、全球最大市场,欧洲汽车业哪一样能离开中国?若还执迷不悟,那些对能源成本敏感的欧洲企业必将加速向中国聚集。 就说德国,两届政府接力摧毁工业根基,朔尔茨拆毁先进火电厂,默茨爆破核电站冷却塔,硬生生把能源成本推到天际。70%的能源密集型企业被迫外迁,大量德企宁愿扎根中国太仓,也不愿留在本土坐以待毙。 荷兰抢了个空壳公司,却可能失去整个中国市场;英国想趁火打劫,借曼彻斯特工厂作筹码向中国施压,却忘了自身经济影响力更逊荷兰。如今中国调整黄金政策,就可以让英国“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岌岌可危。这些国家跟风美国搞霸权遏制,殊不知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到最后欧洲只会陷入众叛亲离的困境,让本就疲软的经济雪上加霜。 安世半导体事件绝非孤立,而是新旧秩序交替的必然。中国产业体系全面崛起,现在手里的牌早已不是当年可比。欧洲若执迷不悟,继续沿着错误的道路狂奔,最终只会在自我消耗中丧失工业优势,沦为地缘政治博弈的牺牲品!

0 阅读:50

猜你喜欢

朴素梦想看世界

朴素梦想看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