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方要求列出中俄联手干的“坏事”,北约不敢接招 11月7日消息,俄罗斯外交部发言

盖说社会 2025-11-07 19:06:53

俄方要求列出中俄联手干的“坏事”,北约不敢接招 11月7日消息,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回应北约秘书长吕特的讲话时,要求北约公开列出所谓“中俄联手破坏全球规则”的具体事实。此前,吕特抨击俄罗斯的时候,强行碰瓷中国,说什么“中俄联手破坏秩序”。   扎哈罗娃的回应方式,那叫一个干净利落,她没有长篇大论地去辩解,而是直接把皮球踢了回去,要求北约公开列出所谓的“具体事实”。这招叫“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你说我俩干坏事了,行,你倒是说说,我们到底干了哪些坏事?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破坏了哪条规则?这一连串的灵魂拷问,直接把北约给问住了。这就好比你在街上指着两个人说他们是小偷,当警察让你拿出证据时,你却支支吾吾什么都说不出来,那场面得多尴尬。   北约的这种“碰瓷”行为,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这些年,只要一提到俄罗斯,西方政客们似乎总习惯性地把中国拉出来当“背景板”,好像不提中国,就显得自己的指控不够有分量。他们试图塑造一种叙事,那就是世界上有一个“威权轴心”,正在联手挑战他们建立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可这个所谓的“秩序”到底是什么规则?是谁定的规则?他们从来都说不清楚。他们口中的“规则”,说白了就是“美国和北约说了算”的规则,任何不符合他们利益的行为,都可以被扣上“破坏规则”的帽子。   扎哈罗娃这次之所以敢于如此强硬地叫板,心里显然是有底的。她非常清楚,北约根本拿不出任何实质性的证据。中俄两国之间的合作,光明正大,坦坦荡荡。两国在经贸、能源、科技等领域的合作,都是基于互利共赢的原则,完全符合国际法和国际市场的通行准则。   两国领导人也多次强调,中俄关系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是一种成熟理性的新型大国关系。这种合作,怎么到了北约嘴里,就变成了“破坏秩序”的阴谋了呢?   北约不敢接招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自己的屁股不干净。如果真的要谈“破坏全球规则”,那北约自己绝对是“榜上有名”。   从科索沃战争到利比亚内战,从阿富汗的仓皇撤军到对叙利亚的非法军事介入,哪一件不是对主权国家内政的粗暴干涉?哪一件没有造成地区局势的动荡和人道主义灾难?   他们才是那个动辄绕开联合国,用武力推行自己价值观的“规则破坏者”。现在他们倒打一耙,指责别人破坏规则,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这次交锋,也暴露出北约内部的一种焦虑和心虚。随着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逐渐稳住阵脚,以及中国在全球影响力的日益增强,北约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应对这种“双线压力”。   他们既想在东欧方向上继续遏制俄罗斯,又想在印太方向上围堵中国,可自己的实力和资源却越来越跟不上。这种力不从心的感觉,让他们只能通过制造“中俄威胁论”来吓唬盟友,试图维持内部的团结。但这种空洞的口号喊多了,连他们自己可能都不信了。   扎哈罗娃的这次反击,不仅仅是为中俄两国正名,更是在挑战西方长期以来垄断的话语权。她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撕下了北约那副“道德卫士”的假面,让全世界都看清了他们色厉内荏的本质。你既然指责我们,那就请拿出证据来,拿不出证据,那就是诽谤,就是污蔑。这种基于事实和逻辑的辩论,恰恰是西方最不擅长,也最害怕的。   更有意思的是,扎哈罗娃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发难,时机也把握得恰到好处。北约新秘书长吕特刚刚上任,正想在盟友面前树立威信,结果就被扎哈罗娃来了个下马威。   这下好了,吕特是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接了,拿不出证据,自己颜面扫地;不接,就等于默认了自己是在造谣,以后北约的公信力何在?这盘棋,扎哈罗娃下得实在是高明。   这件事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那就是在国际舆论场上,我们不能总是处于被动防守的位置。面对西方的无端指责和抹黑,我们就要像扎哈罗娃这样,主动出击,要求对方拿出证据,把问题抛回给对方。真理越辩越明,当对方拿不出任何事实依据时,他们的谎言自然就会不攻自破。我们不需要跟着他们的节奏走,而是要设定我们自己的议程,掌握话语的主动权。   说到底,北约这次之所以不敢接招,是因为他们心里清楚,所谓的“中俄联手破坏全球规则”根本就是一个他们自己编造出来的谎言。这个谎言或许能蒙蔽一些人,但绝不可能在阳光下站立太久。扎哈罗娃的这次“将军”,让这个谎言的脆弱性暴露无遗。   未来的国际博弈中,这样的交锋恐怕还会越来越多。而每一次这样的交锋,都是对西方话语权的一次削弱,也是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一次确认。这个世界,终究不是谁嗓门大谁就有理的。

0 阅读:0
盖说社会

盖说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