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江苏南京溧水盆地,地质队在地下1200米处找到了一处54万多吨

薛彤作琴 2025-11-07 16:58:54

2025年10月,江苏南京溧水盆地,地质队在地下1200米处找到了一处54万多吨的大型锶矿!这深褐色矿石可不简单,它标志着中国战略性矿产储备翻开了新的一页。 先说说这次勘探有多不容易,地质队到底用了哪些 “黑科技”。早在 2024 年初,江苏省地质调查院就接到了溧水盆地战略性矿产普查任务,一开始队员们只是根据历史地质资料,推测这里可能存在含锶岩层,但具体位置和储量一无所知。 为了精准定位,他们先用无人机搭载磁测仪对 200 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 “地毯式扫描”,圈出 12 个可能的矿化异常区;接着用大地电磁测深仪,向地下发射低频电磁波,通过分析反射信号绘制岩层结构图,最终锁定了 3 个重点钻探靶区。最关键的钻探阶段,地质队使用了国内最先进的 “智能化岩心钻机”,不仅能实时传输地下温度、压力数据,还能自动调整钻探角度,避免钻杆断裂。 光是钻到 1200 米深度,就花了整整 3 个月,期间还遇到过 3 次岩层坍塌,队员们通过注入特制泥浆才稳住井壁。当第 8 次钻探终于取出含锶量达 30% 的富矿样本时,项目负责人激动地说:“这一下,值了!” 再聊聊锶矿为啥这么重要,被称为 “战略性矿产” 到底凭啥。很多人对锶不太熟悉,但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 手机屏幕里的玻璃基板、汽车尾气净化器的催化剂、新能源电池的电解质,都离不开锶;更关键的是,在军工领域,锶的同位素能用于导弹制导系统的原子钟,高纯度锶金属还是制造航天器耐高温部件的关键材料。 过去,中国的锶矿资源主要集中在青海、四川等地,且多为中小型矿床,大型富矿很少,每年还需要从墨西哥、西班牙进口约 2 万吨高纯度锶矿,对外依存度超过 30%。 而这次南京溧水发现的 54 万吨锶矿,不仅储量大,矿石平均含锶量还达到 25%,属于富矿,按照当前国内年消耗量 8 万吨计算,这一处矿就够全国用 6 年多,能大大降低对外依存度。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的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说:“溧水锶矿的发现,就像给中国的战略性矿产储备‘加了一道保险’,尤其在当前国际供应链不稳定的背景下,意义重大。” 这次发现对地方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也很明显。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已经明确,将在溧水盆地设立 “战略性矿产开发保护区”,采用 “绿色开采 + 就地加工” 的模式,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按照初步规划,未来这里将建设年处理 10 万吨矿石的选矿厂,生产高纯度碳酸锶、硝酸锶等产品,预计年产值能达到 20 亿元,还能带动当地 2000 多人就业。国内不少企业也已经开始行动,江苏一家新能源材料公司就与地质队签订了合作协议,计划投资 5 亿元建设锶基电池材料生产线,利用当地的锶矿资源研发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 更值得期待的是,地质队在勘探过程中还发现,溧水盆地的含锶岩层延伸范围很广,未来通过进一步勘探,储量可能还会增加,有望形成 “中国东部锶矿产业基地”。 不过,开发利用这么重要的矿产,也需要注意科学规划。地质专家提醒,锶矿开采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地下水污染,因为含锶岩层往往与地下水层相连,开采时需要采用 “充填采矿法”,用环保材料填充采空区,避免地面沉降。 同时,高纯度锶的提取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突破,目前国内的提取纯度能达到 99.9%,但军工和高端电子领域需要 99.999% 的超高纯度,这还需要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攻关。 南京市已经计划联合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成立 “锶资源高效利用实验室”,专门解决这些技术难题,确保资源能 “用在刀刃上”。 从全国范围来看,溧水锶矿的发现也为战略性矿产勘探提供了新的思路。过去,地质勘探往往更关注传统矿产,对锶、锂、稀土等战略性新兴矿产的普查力度不够,而这次成功经验表明,通过 “多技术融合” 的勘探手段,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也可能找到大型矿产。 目前,自然资源部已经部署了 “全国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工程”,将在江苏、安徽、浙江等华东地区加大勘探力度,争取发现更多类似的大型矿床。 这次南京溧水盆地的锶矿发现,不仅是一个地质勘探成果,更体现了中国对战略性矿产储备的重视。 随着后续开发利用的推进,它将在保障国家产业安全、推动相关产业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也让我们看到,中国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正在一步步走向更充足、更安全的未来。 信息来源:江苏省地质调查院:南京溧水大型锶矿勘探成果通报(2025 年 10 月)

0 阅读:0
薛彤作琴

薛彤作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