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毛主席曾说:“老实人,敢讲真话的人,归根到底,于人民事业有利,于自己

古史 2025-11-07 14:22:07

1959年,毛主席曾说:“老实人,敢讲真话的人,归根到底,于人民事业有利,于自己也不吃亏。爱讲假话的人,一害人民,二害自己,总是吃亏。”   这句话穿越几十年风雨,至今听来仍振聋发聩。   回望革命、建设岁月,讲真话从来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毛主席始终倡导的党性原则,更是共产党人扎根群众的根本遵循。   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延安时期的革命队伍里出现了一些不好的风气。   有些教条主义者捧着马列著作却不求甚解,写文章、作报告时喜欢把别人的观点偷换过来当自己的,靠着装腔作势吓唬工农干部和青年。   1945年中共七大上,毛主席在口头报告里专门点出这个问题,给全党立下了“不偷、不装、不吹”的规矩。   他说得直白:马克思的就是马克思的,哪个同志讲的就是哪个同志讲的,不能偷;   不懂马列主义不可怕,怕的是装懂,装腔作势本质是心里没底;   工作成绩要实报实销,缺点也要敢于摆出来,不能吹牛皮、说大话。   这三句话像三把尺子,给当时的学风、党风、文风划下了清晰的底线。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更看重讲真话对治国理政的作用。   1957年他在南京、上海党员干部会议上明确呼吁:“要讲真心话,很多事不要搞两套。”   到了1959年,他专门写了《党内通信》,这封信一路送到省、地、县、社、队、小队六级干部手里,就是要把讲真话的要求传到最基层。   信里除了重申“老实人不吃亏”的道理,还特别强调“干劲一定要有,假话一定不可讲”。   同年在武汉召开的农业合作化座谈会上,一开始大家都只讲成绩,对问题避而不谈。   毛主席听得不耐烦,直接说:“这样千篇一律不是党的传统,休会!”   直到第二天大家放开了讲实话,他才高兴地说,不能看眼色行事,尤其不能看我的眼色行事。   对说真话的人,毛主席从不吝啬肯定;对说假话的现象,他也从不留情面。   1960年冬天,湖南农民贺凤生找到中南海,要向他反映“大跃进”里的真实情况。   贺凤生的父亲曾冒死救过毛主席,可他这次来不是攀关系,而是带着乡亲们的心里话。   毛主席听完后很动容,握着他的手说:“感谢你提供了少奇、恩来同志和我都捞不到的真实情况。”   也是在这一时期,他在中央会议上点出关键问题:很多假话是上面压出来的,上面一吹二压三许愿,下面就很难办。   后来的七千人大会上,他带头作自我批评,检讨工作中的不足,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共产党人讲真话就要敢认错、敢担责。   毛主席如此重视讲真话,核心是把它当成党性修养的试金石。   他一直说,共产党员要襟怀坦白、忠实积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   “不偷不装不吹”看似朴素,实则对准了主观主义、形式主义的要害,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的通俗表达。   党员干部敢讲真话,本质上是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负责,连真话都不敢说,谈何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   讲真话更是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贺凤生的故事清楚说明,最真实的情况藏在基层,最真切的声音来自群众。   干部肯听真话、群众敢说真话,才能摸清实际情况,做出符合民意的决策。   毛主席反复强调“假话一害人民二害自己”,就是看透了假话会掩盖矛盾、误导决策,最终损害的是党的执政根基。   七千人大会上的自我批评之所以能凝聚人心,正是因为大家看到了共产党人敢于直面问题的真诚,这种真诚比任何口号都能赢得信任。   放到今天,“老实人不吃亏”的道理依然鲜活。   新时代作风建设反对的表态多落实差、数据造假等问题,本质上还是不讲真话、不务实事的老毛病。   传承毛主席倡导的讲真话传统,就是要让说真话的人有底气,让装样子、说假话的人没市场。   无论是日常工作还是重大决策,都得抱着“实报实销”的态度,既不夸大成绩,也不隐瞒问题。   真话是初心的试金石,老实人是时代的顶梁柱。毛主席用一生践行和倡导的讲真话传统,从来不是过时的教条,而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唯有让讲真话成为自觉,让做老实人成为追求,才能筑牢党的根基,不负人民的期待。   ‌【评论区聊聊】今天再看毛主席说过的话,你是否有了新的感悟? (信源:组工干部要敢讲真话——共产党员网)

0 阅读:19
古史

古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