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怀好意! 欧盟又出手了 2025年1月6日,欧盟委员会突然抛出公告,正式对原产

握不住的是風 2025-11-07 13:39:23

不怀好意! 欧盟又出手了 2025年1月6日,欧盟委员会突然抛出公告,正式对原产于中国的新乘用车和轻型卡车充气橡胶轮胎发起反补贴调查,消息一出,整个外贸圈瞬间被这波“突袭”惊动! 此次调查目标明确,专门锁定载重指数不超过121的轮胎,对应欧盟HS编码40111000、40112010,调查期不仅覆盖2024年全年,还追溯此前三年市场情况,显然早有预谋。 欧盟本就是中国轮胎的核心出口市场,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向欧盟出口这类轮胎达83.07万吨,占该类轮胎总出口量的25.51%,对国内众多轮胎企业来说,这可是实打实的“必争之地”。 这已经不是欧盟第一次对中国轮胎“动手”了:2017年就对卡客车轮胎发起“双反”调查,2025年1月还延长了相关措施,如今又把矛头对准乘用车及轻卡轮胎,明显是接连加码。 此前卡客车轮胎的“双反”已经造成重创:2017年对欧出口占比还有11.66%,2024年直接下滑到4.72%,出口量从34.68万吨跌到21.65万吨,降幅触目惊心。 更值得关注的是,欧盟曾有“双反”裁决被自家普通法院撤销,这次调查的认定标准到底合不合理,行业内外都在热议。 国内轮胎企业已明显承压:部分企业出口订单波动,尤其是没有海外工厂的中小企业,不仅接单变得谨慎,有些甚至犹豫要不要接欧盟新单,挑战直接又棘手。 好在商务部已明确表态支持企业应诉,行业协会也在组织协调,这种时候,抱团应对远比单打独斗有底气。 分析人士直言,欧盟这就是贸易保护主义作祟,怕中国轮胎的性价比优势冲击本土产业,根本不是基于公平竞争。 这对欧洲消费者也没好处:一旦调查结果不利,他们未来买轮胎可能要花更多钱,最后只会两败俱伤。 现在大家最关心的是,初裁要到2026年1月才出,这期间企业该怎么调整出口策略?会不会有更多国家跟风效仿? 其实这些年中国轮胎企业早已发力技术研发和质量提升,不少头部企业还提前布局了海外工厂,这正是应对贸易壁垒的底气。 说到底,全球化的核心是互利共赢,靠设壁垒挡竞争根本走不长远,也不符合时代趋势。 这次调查对中国轮胎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倒逼升级的契机。中小企业该放弃欧盟市场还是硬刚应诉?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汽车轮胎出口

0 阅读:70
握不住的是風

握不住的是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