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圈彻底沸腾!中国财政部刚在香港发行的40亿美元主权债,竟引来1182亿美元疯狂抢购,认购热度直接飙到发行额的30倍,其中5年期债券的认购倍数更是冲到了33倍,创下历次美元主权债发行的最高纪录。 要知道这可不是普通的资本跟风,而是全球投资者用真金白银投出的信任票。这次发行的债券分为两档,3年期20亿美元利率3.646%,5年期20亿美元利率3.787%,看似不算超高收益的数字,却让全球资本趋之若鹜。认购名单里藏着不少门道,亚洲投资者占了53%,欧洲、中东分别拿下25%和16%,连美国投资者都占了6%,主权基金、银行保险、基金资管等各类机构全来了,覆盖范围广得超出想象。 全球资本的眼睛是雪亮的,这波抢购背后藏着实打实的逻辑。当下全球金融稳定风险持续上升,主权债务总额已经占到全球经济产出的93%,很多国家的债券都面临不确定性。而中国不仅保持着A+的稳定主权信用评级,IMF还把2025年经济增速预期上调到4.8%,前三季度GDP更是增长5.2%,这种稳健表现成了资本眼中的“避风港”。对比去年11月在沙特发行的20亿美元债19.9倍的认购热度,这次30倍的数字,显然是全球对中国经济韧性的再认可。 网友们的讨论更是炸开了锅。有国内网友感慨:“这就是大国底气!别人在担心债务违约,我们的债券却被抢着要,经济实力才是硬招牌”;新加坡网友直言:“中国有足够的实力支撑起这样的债券热度,现在全球资本终于有了不被美元潮汐割韭菜的选择”;也有美国网友热议:“这无疑是对美元霸权的挑战,资本用脚投票说明了一切”。还有理性声音提到,这不仅是对中国经济的信任,更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体现,发行全程依托香港成熟的金融基础设施,既活跃了市场流动性,也助力了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互联互通。 其实这不是偶然,财政部已经连续17年在境外常态化发行主权债,从香港到伦敦、巴黎再到利雅得,发行机制越来越成熟。在全球经济复苏脆弱、地缘政治动荡的当下,中国债券能成为“香饽饽”,本质上是因为中国经济的内生动力在不断增强,新质生产力引领的高质量发展,给全球投资者提供了稳定的回报预期。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一只会思考的鱼
这在某种程度是为美债做背书的,要就用人民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