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公开叫嚣要“硬夺稀土”?   如果中国决定断供稀土,荷兰不排除会采取“必要手

寻觅往昔风华 2025-11-07 09:41:18

荷兰公开叫嚣要“硬夺稀土”?   如果中国决定断供稀土,荷兰不排除会采取“必要手段”,这番话让人不禁联想到几百年前,荷兰东印度公司为了掠夺香料而采取的极端手段,从血腥屠杀到肆意掠夺,荷兰在殖民地的历史足以让人感到震惊。   那么,今天的荷兰,为什么敢发出这种“硬抢”稀土的威胁?它是否真有能力与中国在稀土领域展开对抗?这背后究竟藏着什么样的利益和考量?大家是否认同荷兰的这种做法呢?你怎么看?   荷兰的稀土威胁背后,实际上反映的是一个深刻的现实:全球对中国稀土的依赖,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2024年欧盟的稀土进口量中,几乎一半都来自中国,荷兰作为欧盟的核心成员国,几乎每一个高科技领域——从飞利浦的电子元件到新能源汽车的磁电机,都离不开中国的稀土供应。   正因如此,荷兰高官才会对中国的稀土供应发出警告,试图通过言辞上的强硬姿态,来应对可能出现的供应中断风险。   然而,荷兰的“硬抢”话语,听起来更像是在“空口说大话”,先不说荷兰的军事实力——根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军费数据显示,荷兰的军费远远不及中国和美国,根本不具备通过军事手段去抢夺稀土资源的能力。   即便荷兰想在经济上施压,中国在稀土的加工和生产方面的技术优势也是荷兰无法撼动的,中国不仅掌握着全球最大的稀土储量,还拥有全球领先的稀土加工技术,能将稀土纯度提高到极致,荷兰和整个欧盟,甚至连自己的稀土矿山都没有,更别提拥有完善的加工能力,能让原矿变成可用的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几十年前,荷兰的态度可是完全不同,上世纪80年代,当中国面临外汇危机时,荷兰政府主动邀请中国专家到荷兰推销稀土,甚至帮助中国稀土进入欧洲市场,彼时的荷兰并没有什么“硬抢”的姿态,反而对中国稀土的出口充满期待,如今,随着中国逐渐掌握全球稀土市场的主动权,荷兰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转变,似乎回到了曾经依赖资源掠夺的历史模式。   如果从全球供应链的角度来看,荷兰所谓的“替代方案”也几乎不可能在短期内发挥作用,欧盟这些年一直试图寻求非中国的稀土供应源,但无论是澳大利亚的稀土项目,还是非洲的矿产资源,都面临着高昂的成本和长时间的产出周期,这些项目的未来尚不明朗,完全取代中国的稀土供应,至少在短期内几乎是不可能的。   荷兰的强硬话语,看似是对中国稀土供应链的挑战,实则反映了一个尴尬的现实:荷兰在全球稀土产业链中的依赖,远超想象,中国不仅是稀土的大国,还是全球稀土加工的绝对主力,荷兰和整个欧盟虽然不甘心这种局面,但目前的技术能力和资源储备,根本无法与中国抗衡,荷兰若真打算通过“硬抢”来改变这一局面,只能是自不量力。   这场围绕稀土的博弈,不仅是荷兰和中国之间的较量,更是全球稀土供应链格局重塑的缩影,荷兰的言辞只是表面功夫,背后是对中国稀土技术、供应链安全以及全球战略地位的深刻担忧,未来的稀土战场,依旧是技术、经济和战略博弈的综合体现。   你觉得荷兰的“硬抢”稀土威胁能否成为现实?会不会影响全球稀土供应格局?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

0 阅读:49

猜你喜欢

寻觅往昔风华

寻觅往昔风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