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老山前线,17岁战士顾克路,被越军炮弹炸成“两截”,副连长孙兆群大喊

靖江的过去 2025-11-07 08:58:56

1985年,老山前线,17岁战士顾克路,被越军炮弹炸成“两截”,副连长孙兆群大喊:“不抓俘虏了!杀光604高地上的敌人!”此后,孙兆群的举动更是让人意外。 没人能想到,这个在战场上连命都不顾的战士,入伍的时候还没满 18 岁。顾克路的父亲顾天金,是参加过抗战和抗美援朝的老兵,胸前的勋章,记着他在朝鲜战场上打了三年仗的经历。 1984 年,两山轮战打响了。年过六十的顾天金,好几次申请要去前线,都没被批准。他就把保家卫国的心愿,放在了小儿子顾克路身上。 “爹,您让我去战场吧,我要像您一样杀敌人、立功劳!”17 岁的顾克路,天天缠着父亲说这话。可部队有规定,入伍得够年龄,他年纪不够,成了拦路虎。 顾天金找了几个老战友一起商量,最后把顾克路的年龄报成了 21 岁。这样一来,顾克路终于穿上了他做梦都想穿的军装。这份 “不合规矩” 的入伍申请里,藏着两代军人对国家的心意。 到了新兵连,顾克路的军事素质让战友们都刮目相看。射击、爆破、格斗,每一样都很拔尖,训练日志上的成绩,比同期的新兵都好不少。 1985 年 9 月,济南军区 67 军 199 师 596 团 “双大功七连” 要组建突击队,选 52 名尖兵执行 604 高地拔点任务,这是 “山虎八号” 行动的关键部分。 顾克路第一时间找孙兆群报名,被直接拒绝:“你真实年龄才 17,这任务九死一生,我不能让你去。” 孙兆群知道,这老兵的儿子本该在学校读书。 顾克路红着眼眶争:“副连长,我是七连的兵!连队荣誉比我命重要,就算送死,也给我机会!” 他还写了请战书:“青春美好,生命可贵,但祖国需要时,我愿把鲜血洒尽。” 顾克路说的这番话,分量很重,让孙兆群一整晚都没睡着。最后,孙兆群在名单上签下顾克路的名字。 52 名突击队员开始两个月的高强度训练,火焰喷射器操作、山地爆破、暗堡攻坚,每天都练这些。出发前,大家还备好了棺材,抱着必死的决心。 12 月 2 日 9 时 10 分,四支炮群对 604 高地开火。突击队分三波冲锋,顾克路在第二波。 刚突破第一道封锁线,越军暗堡群突然扫射,三名战友当场倒下。“我去炸掉它!” 顾克路抢过两根爆破筒,在机枪掩护下冲出掩体。 他往暗堡移动时,右腿中了四弹,摔倒在地。他掏出备用橡皮管,用力勒紧大腿止血,接着往暗堡爬。 顾克路成功把爆破筒塞进暗堡,巨响过后,敌军火力停了。可他准备转移时,一枚榴弹在身旁爆炸,冲击波把他掀飞三四米高,左腿被炸断。 孙兆群率军冲上来时,看到了震撼的一幕:顾克路下半身已炸烂,肠子外流,还朝着最后一个暗堡射击。他把机枪插进暗堡,手指死死扣着扳机,防止敌人逃跑。 “杀!为顾克路报仇!” 孙兆群大喊。战士们都很愤怒,和越军展开白刃战。 25 分钟后,604 高地收复,87 名越军被全部消灭。可包括顾克路在内的 11 名突击队员,永远留在了这里。 孙兆群带着 17 处伤,摇摇晃晃走到顾克路遗体旁。少年身体已经凉了,双手还抱着冲锋枪,嘴里塞满泥土。 孙兆群蹲下身,用手指一点点抠出他口中的泥沙,泪水混着血水滴在焦土上。这位硬汉趴在遗体上,终于忍不住大哭。 战后清点时,战友在顾克路怀里发现一张纸条,是写给父母的遗言:“若我牺牲,抚恤金全部捐献连队,替我向组织交齐党费。” 消息传回山东老家,顾天金一夜之间头发白了。追悼会上,这位从不在战场哭的老兵全程没说话。接过一等功勋章时,他颤抖着说:“我儿没给老顾家丢脸。” 之后,顾天金把全部抚恤金捐给七连,只求给儿子的战友多添几发弹药。后来,他又把小儿子也送进了部队。 孙兆群伤好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 16 位烈士的父母写信,署名 “兆群儿”,每封信都附 100 元汇款,那是他工资分成的 16 份。 接下来三十多年,他一共寄出 1500 封信、13 万元。烈士父母的病情他都记在本子上,顾天金临终想要当年的军装,他到处找才凑齐。老两口去世,都是他帮忙办的后事。 如今,604 高地上的鲜血不能忘,那些牺牲的英雄不能忘。他们用生命告诉我们: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0 阅读:39
靖江的过去

靖江的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