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叶剑英的儿子叶选宁为劳改中的母亲求情,毛主席在得知情况后迅速给予批准

陈砚之 2025-11-06 19:58:37

1975年,叶剑英的儿子叶选宁为劳改中的母亲求情,毛主席在得知情况后迅速给予批准,并指示周总理亲自处理此事。 曾宪植1910年出生在湖南湘乡一个书香门第,是曾国藩九弟曾国荃的第五代孙女。她从小聪明好学,15岁就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接触进步思想,积极投身学生运动。1926年,她考上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六期女生队,那时候学校里女生少,她很快就成了焦点。毕业后,她在军官训练团当准尉书记官,跟着北伐军做宣传工作。1927年,叶挺和叶剑英领导广州起义,她作为部队成员直接参与武装行动。起义被国民党镇压,她跟部队走散,辗转逃到香港。 1928年春天,曾宪植在香港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和叶剑英结了婚。婚后,她当上地下党员,主要负责香港和海外华侨的联络任务。夫妻俩因为工作性质,聚少离多,她经常换身份掩护自己,坚持完成党交给的活计。1929年5月,她去上海参加反对国民党政府的示威,贴标语、组织游行,结果被当局抓起来。党组织通过内部渠道营救她脱险,可国民党在上海大肆抓捕地下人员,她没法立足,只能转去日本进修。1931年,她从日本回国,继续干地下工作。1937年,她在武汉新华日报社负责宣传,投身抗日救亡活动。 1939年,曾宪植调到桂林八路军办事处当交通联络员,负责情报传递和协调。那时候她已经怀孕,但还是服从组织安排,先把任务完成。1938年10月,她在香港生下儿子叶选宁,这是叶剑英的第三个儿子。1941年,她返回延安,进马列学院和中央党校学习。毕业后,在中共中央敌后工作部任职。这时,她发现叶剑英已经再婚,还有个女儿。1946年春天,她随中共代表团去重庆参加谈判,当邓颖超的秘书,还负责南方局妇女组工作。1947年3月,她转去晋察冀边区参加土地改革。 1949年初,曾宪植担任第一届全国妇女代表大会副秘书长。新中国成立后,她在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干活,当副秘书长。她身边只有儿子叶选宁,她一边处理妇联事务,一边照顾孩子。叶选宁小时候在北京上学,假期常跟母亲一起。叶剑英那时在广东工作,后来调北京,叶选宁就在父母间来回。特殊时期,曾宪植被送到河北衡水妇联干校劳动改造,每天干重体力活,比如扛水、挑粪、农田劳作,身体一天天虚弱下去。叶选宁也去湖南株洲无线电厂实习,后来转江西上饶,一次往粉碎机送料,右臂被机器轧断,当地医生汇报上去,重新接上,但留下残疾。 叶选宁伤好后,1974年去衡水看母亲,看到她头发花白、走路晃悠、衣服破烂,干校条件差,她还被迫在枪决死刑犯现场陪绑,受尽折腾。他回北京后,1975年用左手写信给毛主席,详细说母亲的身体状况和过去贡献,请求批准回京治病。信通过渠道递上去,毛主席两天内收到,当即批示同意,请周总理安排。周总理接到指示,马上派人办理,曾宪植就这样从干校接回北京,住进阜外医院检查治疗。这事因为曾宪植早年的革命功劳,毛主席特别重视,她曾参加广州起义、地下联络,多次被捕都没屈服。 回北京后,曾宪植身体慢慢恢复,继续在妇联工作。她处理妇女权益的事,组织干部培训,巡视基层。1978年9月,在第四届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上,她当选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还任党组副书记。她在会上听报告,讨论妇女运动方向。作为副主席,她负责多项任务,推动妇女参与社会建设,协调各部门。1983年,她当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在政协平台上发言。1988年,她从政协退下来,晚年住在广州,跟家人保持联系。1989年10月11日,她在广州去世,享年79岁。她的遗体安放在北京,家人吊唁。她一生保护过很多人,在政治运动中帮别人脱困,自己却吃过不少苦。

0 阅读:67

猜你喜欢

陈砚之

陈砚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