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说:“韩信强,命丧在未央。项羽横,自刎在乌江。智者务其时,愚者争虚名。”

百事开说 2025-11-06 18:31:12

王立群说:“韩信强,命丧在未央。项羽横,自刎在乌江。智者务其时,愚者争虚名。” 短短二十字,藏着成年人安身立命的核心,读懂的人早已跳出内耗的泥潭。 韩信的勇猛谁人不知?背水一战定乾坤,暗度陈仓破强敌,凭一己之力助刘邦定天下,堪称“兵仙”。可他功高盖主却不懂藏锋,被“齐王”“淮阴侯”的虚名裹挟,明知刘邦猜忌日深,仍执着于权力的虚名,最终落得未央宫钟室遇害的下场。他赢了无数战场,却输在不懂审时度势,让虚名成了索命的绳索。 项羽的霸气更是震古烁今,破釜沉舟败秦军,鸿门宴上放刘邦,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概,至今让人唏嘘。可他一生执念于“霸王”的虚名,兵败垓下时,宁肯自刎乌江也不肯渡江再起,一句“无颜见江东父老”,把虚名看得比性命还重。倘若他能放下一时的荣辱,退回江东积蓄力量,未必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可偏偏被虚名困住了手脚,留下千古遗憾。 反观历史上的智者,无不是“务其时”的典范。范蠡辅佐勾践卧薪尝胆,复国之后不贪功名利禄,看透“鸟尽弓藏”的时局,毅然辞官经商,成了富甲一方的“陶朱公”,既保全了性命,又活出了另一种精彩。张良助刘邦建立汉朝,功成之后拒绝高官厚禄,选择归隐山林,避开了朝堂的血雨腥风,得以善终。他们都懂,时势比虚名重要,懂得在恰当的时机取舍,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再看李斯,身为秦朝丞相,权倾朝野却仍贪慕虚名,为了保住相位不惜与赵高同流合污,篡改遗诏,最终被腰斩于市,连累家族。还有三国时期的杨修,恃才傲物,总爱卖弄小聪明,频频戳破曹操的心思,沉迷于“才子”的虚名,最终因“鸡肋”之事惹来杀身之祸。这些人并非不聪明,却因贪恋虚名,看不清时局,最终栽了大跟头。 放到当下,太多人仍在为虚名内耗。职场上,有人为了“总监”“经理”的头衔明争暗斗,忽略了能力的提升,等到行业洗牌,虚名一文不值;社交中,有人打肿脸充胖子,晒豪车豪宅、虚假人脉,只为博他人羡慕,背地里却背负着沉重的债务;网络上,有人为了流量虚名,编造虚假故事、恶意炒作,最终身败名裂。 真正的智者,从来都懂得“务其时”的真谛。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该发力,什么时候该蛰伏;该争取时全力以赴,该放手时毫不犹豫。就像任正非,华为发展壮大时,他从不追求个人虚名,始终低调务实,把精力放在技术研发和企业管理上,即便面对外部压力,也能带领华为稳扎稳打;就像张桂梅,放弃城市的优越生活,扎根大山办学,不求名利,只为让山区女孩走出大山,最终用实实在在的贡献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成年人的世界,最高级的活法从来不是追名逐利,而是认清时局、踏实做事。虚名就像泡沫,看似光鲜,一戳就破;而实实在在的能力、沉淀的口碑、内心的安宁,才是支撑我们走得长远的底气。 别再为了别人的眼光勉强自己,别再为了虚无的头衔消耗精力。该低头时沉下心积累,该发力时抓住机遇,该放手时果断转身。记住,智者顺时而动,愚者逆时争名。

0 阅读:1

猜你喜欢

百事开说

百事开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