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93岁高龄的前清朝海军总司令萨镇冰,在得知志愿军成功击退美军并进攻韩

古史 2025-11-06 18:17:05

1951年,93岁高龄的前清朝海军总司令萨镇冰,在得知志愿军成功击退美军并进攻韩国首都汉城的消息后,欣喜若狂,感慨万分。他曾担任清朝海军的最高统制(总司令),后来成为民国海军总长,再次晋升为国务总理。   1951年的一天,福州一座老宅里,93岁的萨镇冰正坐在藤椅上听广播。   当听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中攻入汉城的消息时,老人浑浊的眼睛突然亮了,双手止不住颤抖,眼泪顺着皱纹往下淌。   他扶着桌子慢慢站起,颤巍巍写下四句诗:“五十七载犹如梦,举国沦亡缘汉城,龙游浅水勿自弃,终有扬眉吐气天。”   在场的人都知道,这眼泪里藏着他憋了半个多世纪的痛——1894年甲午战争的惨败,是刻在他骨子里的伤疤。   萨镇冰的一生,打从一开始就和中国的海疆绑在了一起,13岁那年,他考进福州船政学堂,成了最年轻的学员。   1876年冬天,清廷选了一批优秀学生去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深造,他和严复、刘步蟾这些后来的海军名人一起,登上了去欧洲的轮船。   在英国,他每天泡在军舰和课堂上,亲眼见识了西方海军的强大,心里埋下了要让中国海军站起来的种子。   回国后,他先在南洋水师当大副,后来又去北洋水师学堂当教习。   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中国水师输得一败涂地,他在学堂里坐不住了,一次次上书请求去前线。   两年后,他终于如愿当上北洋水师威远舰管带,站在了海防最前线。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黄海海战北洋水师损失五艘军舰,上千官兵阵亡,萨镇冰没能参加这场激战,可他在威海卫之战里打出了军人的骨气。   1895年1月,他奉命驻守日岛,岛上条件差到极点,天寒地冻还缺粮少药,他累得病倒了。   夫人陈氏从福州赶来看他,他却让人撤了登舰的扶梯,不准夫人上来。   身边将士劝他,他说得斩钉截铁:“这地方不是寻常地界,这时候不是寻常时候,怎么能让她上来?就说我已经死了,让她赶紧回去!”   月底日军集中炮火打日岛,他带着将士们守了11天,直到弹尽粮绝才奉命撤回刘公岛。   没过多久,丁汝昌饮药殉国,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是他带着康济舰,载着英烈的灵柩和九百多个伤残官兵,在细雨里离开刘公岛,那一幕成了他一辈子的痛。   回到福州后,父母、妻子都没了,曾经的海军管带成了革遣返乡的老兵,日子跌入谷底。   可萨镇冰没垮,他心里的海军梦还燃着,清廷要重建海军,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他。   他二话不说接下担子,先办了烟台海军学校,把五年学制缩成三年,只教驾驶,就想快点培养出能掌舵的军官。   1909年他当上筹备海军大臣,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南北水师合并,再也不分派系,统一了官制、军服甚至号令,这是中国海军第一次有了科学管理的样子。   他还定了个规矩:海军是国家的,只守海疆,不掺和陆上军阀打架。   就因为这个规矩,民国那几十年军阀混战,海军没自相残杀,保住了一点家底。   1911年武昌起义,清廷让他去镇压,可革命军都督黎元洪是他当年的学生,他看着清廷摇摇欲坠,各省都在独立,既不愿替清廷陪葬,也不想跟学生刀兵相向。   夜里他乘江贞舰离开前,发了个信号灯:“我去矣!以后军事,尔等舰艇好自为之。”官兵们心领神会,炮弹都打在了江堤上,没伤一个同胞。   后来他三任海军总长,还当过福建省长,做了不少实事;1933年福建事变,74岁的他照样站出来支持抗日。   1949年解放军进福建,蒋介石几次请他去台湾,他只说“我不会跟着失败者走”,留在了大陆。   萨镇冰这一辈子,其实就是一部中国海军的苦难与重生史。   甲午战争时,他守着日岛打了11天,可终究挡不住整个清廷的腐朽,那时候他才明白,光有将士拼命没用,国家不强,军舰再厉害也白搭。   后来他重建海军,不先买军舰,反倒先办学校,因为他看透了——海军的根从来不是军舰,是人,是心。   他定的“不掺和内战”的规矩,更是保住了海军的火种,不然早就被军阀耗光了。   1951年他哭着写的那句“终有扬眉吐气天”,不是凭空感慨,是他从甲午的血里爬出来,看着新中国真的能在战场上扬眉吐气,才敢说的心里话。   如今再看中国海军,福建舰劈波斩浪,航母编队游弋深蓝,亚丁湾护航护着同胞安全,这正是萨镇冰们当年想都不敢想的样子。   甲午时我们买得起军舰,却买不来统一的指挥,买不来坚定的民心;现在我们能造出自家的航母,靠的是国家统一,靠的是代代人接棒的努力。   萨镇冰这辈子没看到的海军强盛,我们替他看到了;他当年憋在心里的那口气,如今全化作了海疆的涛声。   海疆的安澜从来不是靠一两艘军舰撑起来的,靠的是代代相传的骨气,靠的是国家实打实的强盛。   ‌【评论区聊聊】你有什么话想对这位老爷子说的吗? (信源:萨镇冰:甲午战争时反击日军 建国后任政协委员——中新网)

0 阅读:2
古史

古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