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正式宣布!   11月5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宣布,将对英国矿业巨头英美资源集团

物规硬核 2025-11-06 15:58:10

欧盟正式宣布!   11月5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宣布,将对英国矿业巨头英美资源集团将其巴西镍矿业务出售给中国五矿集团一事启动深入调查。   这笔于今年2月就已达成的交易,突然被置于欧盟反垄断的放大镜下,其意义远超商业范畴,揭示了全球围绕关键矿产资源展开的战略竞争正日趋白热化。   2024年2月,为应对经营压力,英美资源集团决定“瘦身”,将其巴西的镍矿资产以最高5.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中国五矿。   这笔交易的标的物分量十足:拥有全球第三大的520万吨镍资源储量,并具备年产4万吨镍铁的能力,是矿业市场中一块令人垂涎的资产。   近一年后欧盟的介入,让局面复杂化,欧盟竞争事务专员维斯塔格直指核心关切:初步评估认为,此交易可能“显著削弱欧洲经济区内镍铁及不锈钢市场的有效竞争”。   欧盟的担忧在于,本已实力雄厚的中国五矿,在整合这座顶级镍矿后,将获得更强的市场定价影响力,从而可能损害欧洲下游不锈钢及电池制造商的利益与供应链安全。   要理解欧盟此举,必须认识到镍的角色已发生根本性转变,它早已超越“不锈钢原料”的传统定位,成为驱动绿色能源革命的核心“燃料”之一。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高纯度镍是提升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和续航能力的关键,直接决定了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在此背景下,欧盟大力推进的《绿色协议》和碳中和目标,本质上依赖于一条安全、稳定的绿色原材料供应链,镍,正是这条命脉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眼睁睁看着优质镍资源再度流入中国体系,触及了欧盟关于战略自主与产业安全的深层焦虑,这已不仅是一桩生意,更是一场关于未来工业话语权的博弈。   欧盟此次调查,是其运用市场规则影响全球格局的典型体现,依据其反垄断机制,只要交易规模达到特定门槛且在欧盟境内产生显著影响,无论企业国籍,欧盟均有权审查,这种基于规则的“布鲁塞尔效应”,是其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工具。   对中国五矿而言,这是一次关键的合规挑战,近年来,中资企业的海外资源并购频频遭遇地缘政治与监管审查的阻碍。   欧盟的决定将为这笔交易带来不确定性,可能的结局包括要求交易方做出行为承诺(如保证对欧公平供应),或在极端情况下行使否决权。   更深一层看,这起事件标志着全球资源争夺进入了新阶段,各国不再局限于商业出价,而是综合运用监管审查、产业联盟、外交政策等多种工具,全力争夺面向未来的矿产资源。   从锂、钴到镍,这场“绿色矿产”的竞赛,正重塑着全球经济的底层逻辑。   欧盟对五矿收购案的调查,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全球能源转型中的深刻矛盾与战略博弈,当碳中和从愿景走向实践,关键矿产便成为新时代的“石油”,牵动着国家的经济神经与安全诉求。   这笔镍矿交易的最终走向,不仅关乎两家企业的商业利益,更将为未来全球资源治理的规则与格局写下重要的注脚。   欧盟的调查行动,是一次精心计算的战略举措,它表面是技术性的反垄断审查,内核则是欧美主导的全球供应链“去风险”战略在资源领域的具体落地,这背后有两个趋势尤为值得关注:   其一,“规则”成为新时代的竞争武器,欧盟清醒地意识到,在纯粹的资源争夺或资本竞争中,它未必占据绝对优势。   然而,它手握庞大的市场准入资格和成熟的监管体系,能够将市场力量转化为规则制定权。   通过审查,欧盟不仅在评估单一交易,更是在划定红线:任何影响其战略安全的商业活动,即使发生在域外,也需遵从它主导的范式,这是一种高维度的竞争策略。   其二,“资源民族主义”正以新形态回归,传统的资源民族主义多指资源国通过国有化等手段控制上游。   如今,消费国(如欧美)正通过“矿产安全伙伴关系”(MSP)等联盟及国内政策,构建排他性或优先性的供应链体系,这是一种源自需求端的、更精巧的资源民族主义。   中国凭借前瞻性布局,在资源端建立了优势,现在,欧美正试图以“规则+联盟”的组合拳,重构游戏规则,确保自身在绿色赛道上的资源安全。   对于走向全球的中国企业而言,未来的挑战已超越商业与资本层面,成功的并购必须兼具高超的合规智慧、精准的地缘政治风险评估,以及构建互利共赢叙事的能力,单一的资金优势难以确保通关,需要在技术合作、本地化、ESG等领域展现更多诚意与行动。   归根结底,这场由镍引发的风波揭示了一个本质:绿色转型并非纯粹的环保与技术叙事,其底层是一场关于资源控制、产业主导权和规则制定权的激烈竞赛。   旧的全球化和分工秩序正在瓦解,一个更强调安全、韧性与阵营化的新秩序正在孕育,而关键矿产,正是这場变革的前沿阵地。

0 阅读:2

猜你喜欢

物规硬核

物规硬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