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粗放扩张到精细化运营! 2015年,万达商业收入1904.5亿元; 2016年

漫心深扒趣事 2025-11-06 14:43:03

从粗放扩张到精细化运营! 2015年,万达商业收入1904.5亿元; 2016年,万达商业收入2549.8亿元; 2017年,万达商业收入2273.7亿元; 2018年,万达商业收入2142.8亿元; 2019年,万达商业收入786.56亿元; 2020年,万达商业收入389.07亿元; 2021年,万达商业收入555.1亿元; 2022年,万达商业收入553.1亿元; 2023年,万达商业收入523.25亿元; 2024年,万达商业收入288亿元; 2025年前三季度,万达商业收入97.87亿元。   2015年万达商业收入1904.5亿元,而2025年前三季度仅97.87亿元。十年间收入缩水超九成,这背后不是简单的衰落,而是一场轰轰烈烈的 轻资产革命 。   回顾2015年,万达商业可是如日中天,当年万达商业收入达到1904.5亿元,其中地产业务贡献了1640.8亿元,占比高达86%。   那会的万达是典型的重资产模式,自己买地、自己投资、自己建设、自己运营。到2015年底,万达已开业万达广场总数133座,物业面积2632.1万平方米,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2017年是万达商业的关键转折点。一方面,收入从2016年的2549.8亿元回落到2273.7亿元;另一方面,万达开始大规模推进轻资产战略。也就是别人出地、出钱,万达出品牌,负责设计、建设、招商、运营,租金七三分成,投资者占七成,万达占三成。同年,万达以438.44亿元将13个文旅项目的91%股权转让给融创中国,以199.06亿元将77家酒店出售给富力地产。   2018年到2020年,万达商业收入从2142.8亿元骤降到389.07亿元,跌幅惊人。一方面是主动剥离地产业务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战略转型的阵痛。   到2023年,万达商管营业收入523.25亿元,但净利润却同比下降31.9%,为85.11亿元。增收不增利,反映出轻资产模式虽然安全,但利润率相对较低。   从2023年5月至今,全国至少有30家万达广场被出售或更名,之所以如此坚决地转向轻资产模式,债务压力是最直接的催化剂。   十年间,万达商业从1900亿走到百亿规模,表面上看是规模的急剧萎缩,实质上是商业逻辑的重构,表面上看轻资产模式的天花板很明显,但这个过程是中国商业地产行业从粗放扩张到精细化运营的必经之路。   万达的转型之路还远未结束,但方向已经明确,用品牌和运营能力替代资本投入,用管理输出替代资产持有。当行业还在纠结保交楼时,万达已经换了一条赛道跑步,裁判也从银行变成了消费者。  

0 阅读:252

猜你喜欢

漫心深扒趣事

漫心深扒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